[發明專利]一種調溫座椅墊的制備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360251.6 | 申請日: | 2013-08-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987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7-02 |
| 發明(設計)人: | 展義臻;韓文忠;李國信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新生印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D06M15/564 | 分類號: | D06M15/564;D06M15/55;D06M13/02;D06M23/12;D06M15/263;D06M13/50;B60N2/62;B60N2/6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誠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俞潤體;金磊 |
| 地址: | 311247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調溫 座椅 制備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椅墊的制備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種調溫座椅墊的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汽車處于長時間的日光暴曬下,內部溫度很高。在熱帶地區,室外停放的汽車內部溫度可以達到100℃。研究表明提高駕駛者的舒適性可以提高道路安全。所以,汽車座椅用織物應同時具備心理舒適性、生理舒適性和熱舒適性。而后兩者就要求座椅用紡織品必須具有良好的吸濕調溫性能,以使得駕乘者保持座椅干燥,不殘留熱濕空氣。中國專利公開了一種車輛座椅墊子及其制造方法(授權公告號:CN?102106665?A),其包括:由聚氨酯泡沫制成的就坐部;和由彈性纖維層疊體制成的支撐部,其中,在支撐部的彈性得以維持的狀態中,就坐部和支撐部被直接地結合;墊子的制造方法使用模具組件,其中,模具組件具有第一模和第二模,該第二模能夠與所述第一模一起地閉合,以使得在第一模和所述第二模之間形成空腔,制造方法包括:將支撐部布置在第二模中并且將液體聚氨酯原材料注入所述空腔中的第一步驟:和在一起地閉合第一模和所述第二模之后使空腔內的液體聚氨酯原材料膨脹的第二步驟,其中,在第二步驟中,液體聚氨酯原材料離開支撐部,并且正在膨脹的液體聚氨酯原材料接觸支撐部,以使得支撐部和就坐部變成為一體;進一步包括:在第二步驟之前,熔化和硬化膨脹的液體聚氨酯原材料接觸的支撐部的接觸表面。但是這種汽車座椅材料自動吸收、存儲、分配和放出熱量的功能較差,無法創造舒適的溫度環境。
發明內容
本發明是提供一種調溫座椅墊的制備方法,其主要是解決現有技術所存在的汽車座椅材料自動吸收、存儲、分配和放出熱量的功能較差,無法創造舒適的溫度環境等的技術問題。
本發明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
本發明的一種調溫座椅墊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
a.將相變微膠囊、交聯劑、柔軟劑、消泡劑等混合均勻后加入增稠劑,快速攪拌使增稠劑充分膨脹并成均相體系,其中各組分的質量百分比為:相變微膠囊50-60%,交聯劑35-45%,柔軟劑1.5-2.5%,消泡劑0.5-1.5%,增稠劑2-3%;
b.采用干法涂層整理,將一層或多層高聚物涂層漿用不銹鋼刮刀均勻涂到織物上,在烘箱中烘干使漿層均勻成膜,然后在定形機下對涂層織物焙烘使其充分交聯,最后水洗烘干即出成品調溫座椅墊。
相變調溫紡織品是將相變材料與纖維和紡織品制造技術相結合開發出的一種高技術產品,具有自動吸收、存儲、分配和放出熱量的功能,創造舒適的溫度環境而越來越多的作為外飾品被應用于汽車座椅材料。
相變材料是指當環境溫度。偏離相變溫度時,材料自身的溫度不變而只是發生相轉變(一般為固-液),從而維持環境溫度的穩定性的功能性材料。
相變材料的微膠囊化是相變材料應用的主要途徑之一,微膠囊化可以提高相變材料的傳熱面積和穩定性等。
柔軟劑和消泡劑為有機硅及有機硅改性類,如柔軟劑Magnasoft?SRS,消泡劑LTF-X327。
作為優選,所述的交聯劑為自交聯型丙烯酸酯類。其具有手感柔軟、強度高、透濕量大、耐水洗及干洗、耐磨、耐老化等優點,而且有良好的耐光熱性。由于丙烯酸聚合物顏色很淺,可長時間保持涂層成膜的透明度。
作為優選,所述的增稠劑為水溶性丙烯酸類高分子合成增稠劑,在水中具有高膨脹率,具有很強的增稠作用,明顯提高結構粘度,可避免出現涂層漿破乳現象,手感影響小。
作為優選,所述的涂層整理是在織物表面涂敷,不滲入織物內部,所以能保持纖維本身柔軟的特點。為了得到較好的涂層效果,一般要求基布應具有較大的緊密度及厚度,如條子色丁、紗卡、條卡、雙層布、騎兵斜及磨毛或起絨亂紋布等厚重類織物,方能適合涂層的功能整理,以免涂層漿透入織物內部及反面而影響手感。
作為優選,所述的不銹鋼刮刀角度應調整至避免將涂層膠擠入織物內部,刮刀角度設置為90度,涂層率在7-10%。涂層中要嚴格控制好涂層率,涂漿量太少,涂層劑在織物表面不易連續均勻成膜,影響牢度及調溫效果;涂漿量過多,形成的薄膜較厚,柔軟性下降,同時可能會導致涂層面不易烘干,成膜不好,引起涂層織物表面發粘。刮刀角度設置為90度,涂層率在7%~10%,可獲得手感柔軟及調溫性能均較好的織物。此時涂層調溫紡織品的透濕性也較好,即使在10%的涂層率條件下,透濕性仍可以達到2000g/m2·24h,是微膠囊的存在提供了濕氣進出的通道,交聯劑及微膠囊中含有較多親水基團,對水分形成了“吸附-傳遞-解析”機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新生印染有限公司,未經杭州新生印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60251.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基于無線網絡的電動汽車自動診斷系統
- 下一篇:一種限溫器觸頭壽命測試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