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在濱湖區域快速填筑人工濕地的工藝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59181.2 | 申請日: | 2013-08-1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976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0 |
| 發明(設計)人: | 檀少彬;駱克斌;徐金;朱青;黎平平;金永強;武杰;許田地;潘正豐;董志紅;余婷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 |
| 主分類號: | E02D17/18 | 分類號: | E02D17/18 |
| 代理公司: | 合肥金安專利事務所 34114 | 代理人: | 金惠貞 |
| 地址: | 230088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濱湖 區域 快速 人工 濕地 工藝 方法 | ||
1.一種在濱湖區域快速填筑人工濕地的工藝方法,所述濱湖區域內設有一個以上的子湖、一條以上的水道景觀水體,其特征在于:填筑人工濕地的具體操作步驟如下:
(1)預設吹填區
結合子湖、水道的布置,沿所述濱湖區域的外緣布置防波堤,在所述濱湖區域的內部,在子湖、水道的周邊分別設置分隔圍堰;所述防波堤和所述分隔圍堰的設置形成了兩塊以上的相互獨立的吹填區;
(2)填筑防波堤
采用拋石填筑的方法填筑防波堤;
(3)填筑分隔圍堰
采用均質土圍堰的方法,從所述吹填區內取土填筑分隔圍堰;
(4)吹填土料
設置排泥管線,將排泥管線的一端與斗輪式挖泥船連接,將排泥管線的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吹填區;將挖出的泥土通過所述排泥管線輸送至所述吹填區;
(5)整理成形
若所述分隔圍堰的高度高出所述吹填區的高度,鏟平分隔圍堰上高出的部分,并對所述吹填區的表面進行平整,即完成了人工濕地的填筑。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在濱湖區域快速填筑人工濕地的工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具體操作是:
利用所述斗輪式挖泥船對所述人工濕地外邊緣線以外800~1500m湖區范圍內的湖底進行挖掘。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種在濱湖區域快速填筑人工濕地的工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4)具體操作是:利用所述斗輪式挖泥船上裝配的大功率離心式泥泵將挖出的泥土通過所述排泥管線輸送至所述吹填區。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在濱湖區域快速填筑人工濕地的工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具體操作是:
利用石駁將填筑所述防波堤的堤身石料運輸至填筑面附近,在機動船上設置液壓反鏟挖掘機,利用所述該液壓反鏟挖掘機從所述石駁中抓取石料進行填筑。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在濱湖區域快速填筑人工濕地的工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具體操作是:
在機動船上設置液壓反鏟挖掘機,利用所述液壓反鏟挖掘機從所述吹填區內取土進行填筑。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在濱湖區域快速填筑人工濕地的工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波堤的頂寬為1.0?~2.0m,頂高為至少高于正常水位0.5m,內邊坡的坡度為1:1.5,外邊坡的坡度為1:1.5~1:2。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在濱湖區域快速填筑人工濕地的工藝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內邊坡上加設厚度為0.5m的碎石墊層,在所述碎石墊層上鋪設一層高強土工布;所述高強土工布的單位面積質量不小于400g/m,極限抗拉強度不小于12.5kN/m。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在濱湖區域快速填筑人工濕地的工藝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圍堰的頂寬3.0~5.0m,頂高為至少高于正常水位0.5m,邊坡按水下自然坡成形。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未經安徽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59181.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