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不同抗性水稻品種上褐飛虱體內類酵母共生菌的檢測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358301.7 | 申請日: | 2013-08-1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55821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05 |
| 發明(設計)人: | 俞曉平;馬正;曹偉;侯云;邊亞琳;郝培應;許益鵬;申屠旭萍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計量學院 |
| 主分類號: | C12Q1/68 | 分類號: | C12Q1/68;C12Q1/04;G01N21/6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0 | 代理人: | 林松海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不同 抗性 水稻 品種 上褐飛虱 體內 酵母 共生 檢測 方法 | ||
1.一種不同抗性水稻品種上褐飛虱體內類酵母共生菌的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選取不同抗性水稻品種上的最初8個世代的褐飛虱,針對多種類酵母共生菌,結合變性梯度凝膠電泳與熒光定量PCR技術進行定量檢測。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稻品種中,抗性水稻品種為ASD7(bph2)、RH(Bph3)、Mudgo(Bph1),感蟲水稻品種為TN1。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類酵母共生菌為Noda菌(Hypomyces?chrysospermus)、季也蒙畢赤酵母(Pichia?guilliermondii)、假絲酵母(Candida?quercitrusa)。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過程如下:
1)分別取三種抗性水稻品種及一種感蟲水稻品種上的最初8個世代剛羽化的褐飛虱,對所述的褐飛虱的脂肪體中的類酵母共生菌進行分離純化,提取基因組;
2)根據多種菌株的18SrDNA的特征序列設計引物,以上述提取的基因組為模板進行PCR擴增;
3)利用變性梯度凝膠電泳與熒光定量PCR技術對多種菌株的變化規律定量分析。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計量學院,未經中國計量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58301.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