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強度接觸線的生產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58038.1 | 申請日: | 2013-08-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0637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7 |
| 發明(設計)人: | 胡忠衛;武田憲司;陳忠良;鄧道坤;杜彭程;楊建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云南銅業古河電氣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21C1/04 | 分類號: | B21C1/04;B21C3/02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劉文求 |
| 地址: | 650102*** | 國省代碼: | 云南;5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強度 接觸 生產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有色金屬鑄造加工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高強度接觸線的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接觸線一般是用作電氣化鐵道接觸網用,如軌道、地鐵等,還可用于礦山、港口等,接觸線的結構特點是采用銅、銅銀合金、高強度銅銀合金、銅錫合金、銅鎂合金、高強度銅鎂合金等高強度合金作為材料,以滿足各種用途需要。
現有的接觸線生產方式中,拉拔機各模具的入射全角都與斷面收縮率(加工率)無關,這樣可節約模具材料(一般為超硬合金材料)費用,另外,拉拔機各模具斷面收縮率的組合方式是越到后半部分,控制器斷面收縮率越小,即屬于漸尖式的控制方式,以使材料的加工能量在各拉拔機絞盤上一致,使各道電機負荷保持一定,以抑制最終的發熱。
但上面的生產方式生產的接觸線一般都強度較低、且同時成本也沒有得到較好的控制。
因此,現有技術還有待于改進和發展。
發明內容
鑒于上述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強度接觸線的制備方法,旨在解決現有的接觸線生產成本高、強度低的問題。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高強度接觸線的生產方法,其中,包括步驟:將鑄坯熱加工后,通過拉拔機上的多個模具對鑄坯進行拉拔處理制成接觸線,在進行拉拔處理時,所述模具的入射全角設置為相應模具斷面收縮率的0.3~0.7倍。
所述高強度接觸線的生產方法,其中,在進行拉拔處理時,按照預定的增長比例從前至后依次提高模具的斷面收縮率。
所述高強度接觸線的生產方法,其中,所述模具包括從前至后依次設置的第一模具、第二模具、第三模具、第四模具,所述第一模具、第二模具、第三模具、第四模具的斷面收縮率分別為8%、11%、16%、25%。
所述高強度接觸線的生產方法,其中,所述模具的入射全角設置為相應模具斷面收縮率的0.5倍。
有益效果:本發明通過將拉拔機模具的入射全角設置為材料斷面收縮率的0.3~0.7倍進行拉拔,同時在此基礎上,還采用與各到拉拔機模具的斷面收縮率相配合的逆漸尖式的方式,將模具后半部分的斷面收縮率提高,避免了材料發熱問題,同時提高了接觸線的抗拉強度。
附圖說明
圖1為模具的入射全角的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供一種高強度接觸線的生產方法,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確,以下對本發明進一步詳細說明。應當理解,此處所描述的具體實施例僅僅用以解釋本發明,并不用于限定本發明。
本發明提供的高強度接觸線生產方法,其包括步驟:
將鑄坯熱加工后,通過拉拔機上的多個模具對鑄坯進行拉拔處理制成接觸線,在進行拉拔處理時,所述模具的入射全角設置為相應模具斷面收縮率的0.3~0.7倍。
在生產高強度接觸線時,其工藝是首先將原料電解銅在豎爐或電爐中溶解后,經過鑄造、軋制和拉拔工藝,或者經過鑄造、擠壓、拉拔工藝制得。其中的制造工藝有下注、橫注及上引等方式,軋制工藝有熱軋及冷軋等方式,擠壓工藝則由熱水平擠壓方式及熱回轉擠壓方式,上述各道工藝均能提高接觸線的強度,具體技術細節可參考現有技術中的內容,本發明不再贅述。下面詳細介紹本發明的改進之處,即拉拔工藝條件。
本發明中,優選將入射全角設置為相應模具斷面收縮率(也稱減面率)設置?為相應模具斷面收縮率的0.3~0.7倍,在大于0.7倍的情況下,內部金屬組織的脆弱部分就會增加,產品的抗拉強度就會降低,相反,小于0.3倍的情況下,就會影響拉絲潤滑油的適當浸入,并且還會因為模具高度增加而產生更多的材料費用。本發明綜合了斷面收縮率與模具入射全角的關系,在非最小拉拔力條件下,找到了保證材料最大強度的條件。而且即使在統一模具高度(即相同成本)條件下也能設計出有效的模具形狀。
此外,在進行拉拔處理時,按照預定的增長比例從前至后依次提高模具的斷面收縮率,換句話說,本發明是在上述的入射全角條件下,采用與各模具的斷面收縮率體系相配合的逆漸尖式的拉拔方式,即從前至后依次提高模具的斷面收縮率。該增長比例一般為10%~400%范圍內,以四個模具為例,第二模具相對于第一模具的斷面收縮率的增加率為10~100%,第三模具相對于第二模具的斷面收縮率的增加率為50~200%,第四模具相對于第三模具的斷面收縮率的增加率為100~400%。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云南銅業古河電氣有限公司,未經云南銅業古河電氣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58038.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電弧故障探測裝置
- 下一篇:CPCI測試設備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