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頭戴式3D立體助視裝置及3D光學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58034.3 | 申請日: | 2013-08-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9941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0 |
| 發明(設計)人: | 張福根;駱君靜 | 申請(專利權)人: | 珠海真幻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2B27/22 | 分類號: | G02B27/22;G02B7/02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三環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溫旭 |
| 地址: | 519000 廣東省***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頭戴式 立體 裝置 光學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3D立體助視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頭戴式3D立體助視裝置及3D光學系統。
【背景技術】
目前,在非3D顯示設備上要想觀看到3D影像主要有以下方法:
一是補色法(俗稱“紅藍眼鏡”),其缺點是再現的3D圖像有嚴重的色差,配套時間長了對眼睛傷害大。
二是折光法,即把左、右眼視差圖像用普通的2D顯示器并排顯示在屏幕上,然后通過助視裝置,使左、右視差像各往中心偏轉一定角度后疊加,從而使觀看者產生3D效果。代表產品有觀屏鏡,這種方法實現了色彩的高保真,但是最后看到的3D圖像寬度只有顯示屏寬度的一半,影響了3D效果,而且觀屏鏡很笨重,戴近視眼鏡的人群無法佩戴。
另外,3D顯示設備的3D效果雖好,但用偏振光眼鏡觀看,亮度有損失,而且很大一部分人群現在還使用2D顯示設備,更新換代還需要一個較長的周期,而這個階段也影響了3D頻道類節目的推廣。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頭戴式3D立體助視裝置,該裝置能適用于近視者和非近視者佩戴,定位準確、舒適感好,總重不超過150克,且可適應觀看者不同的瞳距要求;該裝置還能使用戶看到和顯示屏上的畫面等尺寸的3D效果,同時保證了3D畫面的全彩色和高亮度,適用于不同大小的屏幕,使用方便、靈活,操作簡單;光學系統部分設計精巧、僅有兩個調節鈕,簡單方便。
本發明解決現有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
一種頭戴式3D立體助視裝置,包括有佩戴在眼睛前方的3D光學系統、額帶和上蓋板;所述上蓋板的左右兩端向后延伸形成連接臂,所述額帶的左右兩側設有轉動安裝座,所述上蓋板的連接臂通過轉軸組件與所述轉動安裝座轉動連接;所述3D光學系統可上下轉動調節角度地安裝在所述上蓋板的底面。
進一步地,所述3D光學系統的外殼頂面設有轉軸座和卡座,所述卡座上設有轉軸和凸起的水平卡扣,所述上蓋板的底面相應位置設有與所述水平卡扣匹配的卡扣座;組裝時,所述轉軸的兩端安裝在所述轉軸座內,并通過壓蓋和螺絲鎖定,所述水平卡扣卡在所述上蓋板底面的卡扣座上。
進一步地,所述3D立體助視裝置還包括有松緊調節器,所述額帶位于后方的兩端部分別設有第一調節槽和第二調節槽,所述第一調節槽的上槽邊和第二調節槽的下槽邊設有齒條,或者所述第一調節槽的下槽邊和第二調節槽的上槽邊設有齒條;所述額帶的兩端部分別從兩端穿設在所述松緊調節器上,且其所述齒條與所述松緊調節器內設的松緊驅動棘輪嚙合。
進一步地,所述3D立體助視裝置還包括有罩體,所述罩體呈網狀,其下端粘貼在位于前額處的所述額帶上,且內側設有海綿織物。
進一步地,所述3D光學系統主要由外殼和鏡筒組件組成;所述外殼是一內設安裝腔的眼鏡前框式殼體,其內設有所述鏡筒組件;所述鏡筒組件包括有鏡筒架、左鏡片組、右鏡片組、調節蝸桿和驅動齒輪組;其中,
所述鏡筒架設有前后相通的左鏡筒和右鏡筒,所述左鏡筒和右鏡筒的內部左右兩側均設有安裝卡槽;
所述左鏡片組和右鏡片組均由正焦度的第一柱透鏡和第二柱透鏡以及負焦度的第三柱透鏡組成,并分別從前向后依次安裝在所述左鏡筒和右鏡筒內設相應安裝卡槽上,且所述第三柱透鏡周向設有鏡框,可左右移動地安裝在所述安裝卡槽上;
所述調節蝸桿可轉動地安裝在所述鏡筒架的頂部,并與所述左鏡片組和右鏡片組的第三柱透鏡的鏡框驅動連接,驅使所述左鏡片組和右鏡片組的第三柱透鏡同步相向移動或背向移動;
所述驅動齒輪組設于所述鏡筒架的側面,并與所述調節蝸桿傳動連接;所述驅動齒輪組包括有一手撥調節輪,所述手撥調節輪穿出所述外殼外。
進一步地,所述調節蝸桿的左端和右端分別設有右旋向螺旋齒和左旋向螺旋齒,所述左鏡片組和右鏡片組的第三柱透鏡的鏡框的上端框邊設有相適配的驅動槽,所述右旋向螺旋齒和左旋向螺旋齒分別與所述左鏡片組和右鏡片組的第三柱透鏡的鏡框的驅動槽嚙合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左鏡筒和右鏡筒的頂部分別設有左蝸桿安裝座與左蝸桿蓋、右蝸桿安裝座與右蝸桿蓋,所述調節蝸桿的兩端分別可轉動地安裝在所述左蝸桿安裝座和右蝸桿安裝座上,所述左蝸桿蓋和右蝸桿蓋分別蓋住所述調節蝸桿的兩端,并分別與所述左蝸桿安裝座和右蝸桿安裝座接合固定,所述右旋向螺旋齒和左旋向螺旋齒分別位于所述左蝸桿安裝座與左蝸桿蓋和所述右蝸桿安裝座與右蝸桿蓋形成的腔體內。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珠海真幻科技有限公司,未經珠海真幻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58034.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