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滴灌條件下麥后免耕復播青貯玉米栽培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356900.5 | 申請日: | 2013-08-1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653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25 |
| 發明(設計)人: | 魏建軍;楊相昆;張占琴;桑志勤;田海燕 | 申請(專利權)人: | 新疆農墾科學院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A01G25/00 |
| 代理公司: | 無 | 代理人: | 無 |
| 地址: | 832000 新疆維*** | 國省代碼: | 新疆;6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滴灌 條件下 麥后免耕復播 青貯 玉米 栽培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兩種主要大田作物的種植方法,具體來說,涉及一種滴灌條件下小麥栽培方法和一種麥收后免耕復播青貯玉米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新疆北疆范圍內現有的小麥~青貯玉米輪作體系主要采取以下方式,小麥1個播幅種植24行小麥,鋪設6條滴管帶,鋪設滴管帶的小麥間行距20cm,其余小麥行距為13.3cm。麥后復播主要采取小麥收獲后重新犁地、整地后再播種。這種耕作制度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缺點:一是采用麥收后騰地、犁地、整地后播種的傳統種植方式,麥收到出苗一般需要15天以上,而這15天正是光熱資源較豐富的時期,對后茬作物的生長至為重要,由于播期延誤,影響了下茬作物的產量和品質;二是由于新整地土質較松軟,滴水時水分不容易浸潤到種子行,出苗水耗水較多,再加上水資源虧缺和重新整地造成生產成本較高,影響復播作物的收益,導致農民積極性不高;三是上述耕作制度不僅增加生產成本,而且破壞土壤結構和土壤有益生物的生活環境,不利于生物多樣性和農業生態系統的穩定。?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本發明的目的是在北疆地區提供一種滴灌條件下麥后免耕復播青貯玉米栽培方法,也可為黃淮海地區傳統小麥套種玉米地區提供有益的借鑒。該方法一是實現本地區光熱資源的周年優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二是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在不增加現有耕地的基礎上,增加單位土地面積上的作物產量;三是促進畜牧業的發展,多種的一茬復播青貯玉米可以增加飼草供應,在為農民拓寬增收渠道的同時,也為當地畜牧業的發展提供了飼草保障。四是采用免耕的技術可以實現小麥秸稈的資源化利用,保護土壤生物多樣性,提高土壤肥力,有利于農業生態系統的穩定。?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該滴灌條件下麥后免耕復播青貯玉米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以下步驟:①現有冬麥播種方式及管理方式不變,即每播幅鋪設6根滴灌帶,滴灌帶的平均間距為60cm,3.6m播幅,播24行小麥。鋪滴灌帶位置及麥收后準備復播的位置小麥行距調整為20cm,其余地方小麥行距調整為10cm;②麥收后使用免耕播種機復播青貯玉米,播種位置位于滴灌帶兩側各20cm處,即小麥種植時20cm行距,為復播提前預留出的位置;?復播作物采取寬窄行配置,窄行行距40cm,寬行行距80cm,畝保苗株數7000株;播種后立即噴施除草劑防除田間雜草,水肥管理同當地大田,使用青貯玉米收獲機適期收獲,入窖青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新疆農墾科學院;,未經新疆農墾科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56900.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木薯栽培管理方法
- 下一篇:一種用于濕地恢復的香蒲幼苗選取與保育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