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火山巖下伏地層的構造形態正確成像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56114.5 | 申請日: | 2013-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75172B | 公開(公告)日: | 2017-02-15 | 
| 發明(設計)人: | 羅曉霞;戴曉云;溫鐵民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V1/28 | 分類號: | G01V1/2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11138 | 代理人: | 張所明 | 
| 地址: | 072751 河*** | 國省代碼: | 河北;1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火山巖 伏地 構造 形態 正確 成像 方法 | ||
1.一種火山巖下伏地層的構造形態正確成像的方法,特點是通過以下步驟實現:
1)采集地震數據,預處理得到疊前時間偏移剖面,在疊前時間偏移剖面上以較密的間隔追蹤火山巖頂、底層位;
2)利用火山巖頂、底層位,按照常規疊前深度偏移速度的方法建立火山巖層速度的疊前深度偏移沿層速度模型;
3)用步驟2)得到的速度模型進行目標線的Kirchhoff積分法深度偏移;
4)首先在深度偏移后的目標線上沿真實的地質層位追蹤火山巖頂層位深度Ht和火山巖底層位深度Hb;然后在火山巖底層位深度Hb基礎上,根據鉆井資料、地質資料確定預期的火山巖底界層位深度Heb;
5)采用以下公式校正火山巖層速度:
Vc=(Heb-Ht)/(Hb-Ht)
Vc:火山巖層速度系數,Ht:火山巖頂層位深度;
Hb:火山巖底原層位深度,Heb:火山巖底預期層位深度;
將火山巖層速度系數與步驟2)中得到的火山巖層速度相乘,得到深度偏移速度模型中火山巖層新速度;
6)將火山巖層的新速度填充到步驟2)中的深度速度模型中,進行目標線深度偏移,當偏移結果滿足條件,火山巖速度迭代結束,反之,重新從步驟4)開始進行迭代,知道滿足條件時迭代結束,最終使火山巖下伏地層的構造形態正確成像。
2.根據權利要求1的方法,特點是步驟1)所述的頂、底層位與火山巖頂、底界面的起伏保持一致。
3.根據權利要求1的方法,特點是步驟3)所述的目標線的密度要求能控制火山巖界面的起伏變化。
4.根據權利要求1的方法,特點是步驟4)所述的火山巖底層位深度Hb反映火山巖底界的起伏變化。
5.根據權利要求1的方法,特點是步驟4)所述的確定預期的火山巖底界層位深度Heb是:
(1)在火山巖變厚并且下伏地層形態扭曲的部位重新拾取,其它部位與原層位保持一致;
(2)遇到斷層時,保持斷層斷距大小變化。
6.根據權利要求1的方法,特點是所述的偏移結果滿足條件是:a、道集拉平或剩余譜歸零;b、下伏地層構造形態符合地質認識,并且與鉆井資料吻合;c、奧陶系碳酸鹽巖縫洞成像精度得到提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未經中國石油集團東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56114.5/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利用初至時間誤差確定同相疊加最高截至頻率的方法
 - 下一篇:同步式懸掛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