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處理微藻培養液的方法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355864.0 | 申請日: | 2013-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71927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25 |
| 發明(設計)人: | 馬東強;于鵬;楊克勇;榮峻峰;林偉國;周旭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C12N1/12 | 分類號: | C12N1/12;C12R1/89 |
| 代理公司: | 北京潤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劉國平;顧映芬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處理 培養液 方法 | ||
1.一種處理微藻培養液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處理微藻培養液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1)將待處理的微藻培養液與第一絮凝劑混合,并進行絮凝濃縮,得到培養清液和濃縮后的微藻培養液;
(2)將濃縮后的微藻培養液的pH值調整至7.5-14,得到堿性濃縮藻液;
(3)在水熱條件和攪拌條件下,將堿性濃縮藻液進行破壁,得到微藻溶漿;
(4)將微藻溶漿與第二絮凝劑混合,并進行絮凝破乳,得到破乳后的微藻溶漿;
(5)將破乳后的微藻溶漿進行沉降分離,得到微藻油脂、溶漿清液和藻渣;
其中,所述第一絮凝劑和第二絮凝劑能夠使微藻細胞和/或微藻細胞的碎片絮凝;將步驟(2)中的所述堿性濃縮藻液與步驟(5)中的所述溶漿清液進行第一換熱,然后與步驟(3)中的所述微藻溶漿進行第二換熱,使得所述堿性濃縮藻液的溫度升高;并且,將所述培養清液和/或所述溶漿清液用于培養微藻。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驟(1)中,相對于每升的待處理的微藻培養液,以第一絮凝劑的干重計算,第一絮凝劑的用量為10-300mg。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驟(1)中,絮凝濃縮的條件包括:pH值為5-6.5,壓力為0.2-0.4MPa,時間為5-20分鐘,溫度為10-50℃。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驟(1)中,待處理的微藻培養液中,微藻的含量為0.1-0.3重量%;濃縮后的微藻培養液中,微藻的含量為1-10重量%。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驟(2)中,將濃縮后的微藻培養液的pH值調整至10-13。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驟(3)中,水熱條件包括:溫度為125-135℃。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驟(3)中,水熱條件還包括:壓力為0.4-0.6MPa。
8.根據權利要求1、6或7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驟(3)中,攪拌的條件包括:相對于每立方米被攪拌的物料,攪拌功率為0.15-1.5kW;攪拌時間為5-120分鐘。
9.根據權利要求1、6或7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驟(3)中,破壁的時間為2-30分鐘。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驟(4)中,相對于每升的微藻溶漿,以第二絮凝劑的干重計算,第二絮凝劑的用量為100-2000mg。
11.根據權利要求1或10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驟(4)中,絮凝破乳的條件包括:pH值為6.8-7.2,時間為5-60分鐘,溫度為40-90℃。
12.根據權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驟(4)中,絮凝破乳在攪拌下進行;絮凝破乳所用的攪拌條件包括:相對于每立方米被攪拌的物料,攪拌功率為0.15-1.5kW;攪拌時間為5-60分鐘。
1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驟(5)中,沉降分離的條件包括:時間為5-60分鐘,溫度為40-90℃。
1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第一絮凝劑和第二絮凝劑各自獨立地為三氯化鐵、硫酸鐵、明礬、硫酸鋁和三氯化鋁中的至少一種。
1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待處理的微藻培養液中的微藻為小球藻(Chlorella?sorokiniana)、原始小球藻(Chlorella?protothecoides)、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pyrenoidosa)和普通小球藻(Chlorella?vulgaris)中的至少一種。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55864.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