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三通焊接工藝可靠性驗證試驗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355823.1 | 申請日: | 2013-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336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1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迎來;王高峰;趙新偉;楊紅兵;李記科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隆盛泰科石油管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管材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B23K31/02 | 分類號: | B23K3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盛峰律師事務所 11337 | 代理人: | 趙建剛 |
| 地址: | 100101 北京市朝陽***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三通 焊接 工藝 可靠性 驗證 試驗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石油、天然氣輸送設備技術領域,尤其是涉及一種三通焊接工藝可靠性驗證試驗方法。
背景技術
三通(如圖1所示)種類按照不同形式可大致分為焊制三通、擠壓三通、鍛造三通和鑄造三通4類。鑄造三通容易形成沙眼等鑄造缺陷,且鑄鋼焊接性能差,主要用于非高壓工礦條件;焊制三通對焊接技術的要求很高,角焊縫處易形成焊接缺陷,內(nèi)在質(zhì)量的控制有待于現(xiàn)有檢測技術的進一步發(fā)展和提高,且主、支管想連接處的焊縫對彎曲應力特別敏感,高壓條件下使用存在較大的質(zhì)量風險;鍛造三通的結構部連續(xù),應力分布不均,加工耗材高,費時且成本高;熱擠壓三通的外形變化平緩,壁厚分布均勻無突變,整體強度高,應用范圍較為廣泛。
高強度大口徑熱拔三通由于受到無縫鋼管生產(chǎn)外徑尺寸較小的限制,通常使用寬厚板生產(chǎn)。三通在生產(chǎn)成型中,首先由厚度合適的板材卷曲成管,然后焊接成三通毛坯管,再將毛坯管經(jīng)壓扁、反復熱鼓包、開孔和拉拔成型,再進行整形得到所要求的支管形狀與尺寸,最后再對三通進行合適的整體熱處理,從而得到組織均勻、性能優(yōu)良的高強度、高韌性三通。典型的三通成型工藝如圖2所示。
三通在油氣長輸管道使用中受力狀態(tài)復雜,不僅承受內(nèi)壓、還要受到彎矩、扭矩和軸向力的作用,并且生產(chǎn)難度大,影響質(zhì)量和性能的因素多,所以三通質(zhì)量的好壞及承載能力高低直接影響整個管道系通的安全運行,因此在三通的生產(chǎn)制造檢驗標準中除對三通的選材、產(chǎn)品技術指標、檢驗試驗程序等均有嚴格的要求外,在產(chǎn)品正式生產(chǎn)之前,要求制造廠應該按照相關規(guī)定進行單根三通的制造工藝評定試驗,工藝評定工作通過后還需再進行小批量三通試制,生產(chǎn)合格后方可進行首批生產(chǎn)。據(jù)調(diào)查,目前長輸管道用的X70/X80等高強度大口徑三通單件重量達2.5~4噸,按照規(guī)定完成相應的工藝評定試驗,在確保每種產(chǎn)品一次試制100%成功的情況下,僅原材料投入、工廠試制及試驗等直接資本投入不少于40萬元,而實際大多數(shù)管件制造公司成功完成一種這類高強度三通新產(chǎn)品所花費的成本均在200萬元左右,其中增加的相當一部分投入多集中在三通縱焊縫技術攻關方面。
焊縫質(zhì)量受到焊接材料、焊接電流、焊接電壓、焊接速度、焊接人員等各種因素的影響,焊縫中可能出現(xiàn)未焊透、未熔合、氣孔、咬邊以及裂紋等缺陷,尤其是對于生產(chǎn)大口徑三通所用的厚板,不僅焊縫焊接技術要求高,同時,要求焊縫在三通反復熱成型后,其強韌性指標必須滿足三通產(chǎn)品標準的要求,這對X70/X80等高強度大口徑三通制造在技術和成本控制兩方面是一個挑戰(zhàn)。
由圖2可知,三通制造不僅工藝流程較長,較為復雜,且需要消耗大量的時間、能源,因此,三通焊接質(zhì)量至關重要,在進行工藝可靠性評定時,只要焊接工藝稍不合適則可能會導致工藝評定不合格,進而需要重新選擇焊接材料、調(diào)節(jié)焊接參數(shù),重新進行三通制造,這樣會造成大量資金浪費。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設計一種新型的三通焊接工藝可靠性驗證試驗方法,解決上述問題。
為了實現(xiàn)上述目的,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三通焊接工藝可靠性驗證試驗方法,包括步驟如下:
步驟1,焊接三通制造用的毛坯管,則在所述毛坯管上形成毛坯焊接焊縫;
步驟2,通過電弧氣刨在所述毛坯管上加工不少于兩組的試驗用焊接坡口;
步驟3,然后使用不同于步驟1中的焊接工藝對各組所述試驗用焊接坡口進行焊接,形成試驗用焊縫;并且每組所述試驗用焊接坡口之間也使用不同的焊接工藝進行焊接;
步驟4,待三通制造檢驗完成后進行評定時,對每個所述試驗用焊縫分別進行焊接工藝的試驗評定;
步驟5,試驗結束后,從步驟4中評定的焊接工藝中,選擇最為合適的焊接工藝為最終正式生產(chǎn)時的焊接工藝。
相鄰所述試驗用焊縫之間的間距為320mm以上。
在步驟4中,待三通制造檢驗完成后進行評定時,對每個所述試驗用焊縫分別進行焊接工藝的試驗評定,并且對所述毛坯焊接焊縫也進行焊接工藝的評定。
相鄰所述試驗用焊縫之間的間距為320mm以上,并且每個所述試驗用焊縫與所述毛坯焊接焊縫的間距也為320mm以上。
所述焊接工藝包括焊接材料和焊接參數(shù)。
本發(fā)明的設計目的在于,為了避免在三通工藝評定試驗中由于焊接參數(shù)、焊材等選擇不當而造成焊縫質(zhì)量不合格,有效降低因焊接問題而造成的三通試制成本投入。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可以總結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隆盛泰科石油管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管材研究所,未經(jīng)北京隆盛泰科石油管科技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管材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55823.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