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底部帶兩個環形凹槽的產品的模具的二次頂出機構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355535.6 | 申請日: | 2013-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071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7 | 
| 發明(設計)人: | 呂應軍 | 申請(專利權)人: | 無錫市新區偉創利模具廠 | 
| 主分類號: | B29C45/44 | 分類號: | B29C45/44 | 
| 代理公司: | 無錫盛陽專利商標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27 | 代理人: | 杜丹盛 | 
| 地址: | 214112 江蘇***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底部 兩個 環形 凹槽 產品 模具 二次 機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產品模具的結構技術領域,具體為一種底部帶兩個環形凹槽的產品的模具的二次頂出機構。
背景技術?????????????????????????????????????????????????????????
現有的底部帶兩個環形凹槽的產品,現有的模具一般設計帶有兩個凸出結構的鑲件,但是由于注塑過程中,產品和鑲件之間的貼合程度較高,在脫模時,易發生產品的凹槽出現破損的現象,使得現有的模具生產的產品質量不高,殘次品率高。
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底部帶兩個環形凹槽的產品的模具的二次頂出機構,其使得注塑模在成型后脫模過程中可以確保產品的表面不受到破壞,產品的質量好,殘次品率低。
一種底部帶兩個環形凹槽的產品的模具的二次頂出機構,其技術方案是這樣的:其包括前模、后模、鑲件,所述前模、后模、鑲件之間形成型腔,料道連通所述型腔,其特征在于:料道頂針頂裝于所述料道,所述料道頂針的底部緊固于下部面針板、下部墊板的安裝腔內,所述鑲件內設置有中心凹槽頂針,所述中心凹槽頂針的下端緊固于上部面針板、上部墊板的安裝腔內,所述中心凹槽頂針的中心貫穿有后模頂針,所述后模頂針的頂部頂裝于所述型腔的中心凹槽的中心位置,所述后模頂針的底部緊固于所述下部面針板、下部墊板的對應安裝腔內,所述上部面針板、上部墊板、下部面針板、下部墊板之間貫穿有導柱,所述上部墊板、下部面針板間留有間距,所述上部墊板、下部面針板間裝有彈簧,所述彈簧套裝于所述導柱,所述彈簧的上、下端分別頂裝于所述上部墊板、下部面針板,所述上部面針板和導向板間留有間隙。??????????????????????????????????
采用本發明的結構后,產品注塑成型后,前模、后模完成脫模,之后下部面針板、下部墊板上升,使得后模頂針、料道頂針上升,同時在彈簧的推力作用下,上部面針板、上部墊板上升,帶動中心凹槽頂針上升,將料道、產品一同從后模中頂出,之后由于彈簧被越壓越短,使得彈力大于重力,中心凹槽頂針快速上升,使得料道被切斷,從而完成頂出動作,其使得注塑模在成型后脫模過程中可以確保產品表面不受到破壞,產品的質量好,殘次品率低。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的主視圖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見圖1,其包括前模1、后模2、鑲件3,前模1、后模2、鑲件3之間形成型腔4,料道5連通型腔4,料道頂針6頂裝于料道5,料道頂針6的底部緊固于下部面針板7、下部墊板8的安裝腔內,鑲件3內設置有中心凹槽頂針15,中心凹槽頂針15的下端緊固于上部面針板9、上部墊板10的安裝腔內,中心凹槽頂針15的中心貫穿有后模頂針11,后模頂針11的頂部頂裝于型腔4的中心凹槽的中心位置,后模頂針11的底部緊固于下部面針板7、下部墊板8的對應安裝腔內,上部面針板9、上部墊板10、下部面針板7、下部墊板8之間貫穿有導柱13,上部墊板10、下部面針板7間留有間距,上部墊板10、下部面針板7間裝有彈簧12,彈簧12套裝于導柱11,彈簧12的上、下端分別頂裝于上部墊板10、下部面針板7,上部面針板9和導向板14間留有間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無錫市新區偉創利模具廠,未經無錫市新區偉創利模具廠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55535.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ABS/PC硬殼箱體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導槽側抽機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