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自動交換光網絡中業務分層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54713.3 | 申請日: | 2013-08-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0172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0 |
| 發明(設計)人: | 付文利;蔣玉玲;楊超 | 申請(專利權)人: | 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12/24 | 分類號: | H04L12/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捷誠信通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11221 | 代理人: | 魏殿紳;龐炳良 |
| 地址: | 430074 湖*** | 國省代碼: | 湖北;4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自動 交換 網絡 業務 分層 方法 | ||
1.一種自動交換光網絡中業務分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兩個不同的層次上分別建立具有不同交換能力的ASONT隧道和小顆粒業務,并把ASONT隧道抽象成一條虛擬TE鏈路提供給各小顆粒業務作路由計算使用,通過這些虛擬TE鏈路建立小顆粒的SPC業務;
在這種情況下,多層網絡屬于同一個流量工程域,不同接口交換能力的各TE鏈路在網絡內各個節點的路由表上都能看到,不同層次的業務分別使用適合本層次的路由信息,所述不同接口交換能力的各TE鏈路包括實際TE鏈路和虛擬TE鏈路。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自動交換光網絡中業務分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將小顆粒業務作為上層客戶層,將ASONT隧道作為下層服務層;為客戶層網絡建立虛擬網絡拓撲VNT(Virtual?Network?Top),所述VNT由一組ASONT隧道作為虛擬TE鏈路組成,VNT是由服務層LSP構成的邏輯拓撲,為客戶層LSP進行路由計算提供必要的信息。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交換光網絡中業務分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服務層LSP的建立方式分為兩種:
靜態建立,采用預先人工配置方式,由管理平面觸發建立;
動態建立,采用路由觸發方式,由小顆粒業務在建立過程中自動觸發建立。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動交換光網絡中業務分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靜態建立是在客戶層LSP建立之前預先在服務層建立指定保護等級的LSP提供給客戶層作為虛擬TE鏈路使用;當建立客戶層LSP時,會為其指定服務層LSP的保護類型,客戶層LSP根據指定服務層LSP的保護類型進行路由選擇并最終完成客戶層LSP的業務建立。
5.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動交換光網絡中業務分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動態建立是指客戶層LSP在建立的過程中動態創建符合要求的服務層LSP;當建立客戶層LSP時,會為其指定服務層LSP的保護類型,客戶層LSP根據為其指定的服務層保護類型進行路由選擇時,發現在當前的服務層LSP中,沒有符合要求的虛擬TE鏈路,就會由路由自動觸發建立符合要求的服務層LSP作為客戶層LSP的路由資源;在服務層LSP建立完成之后再繼續完成客戶層LSP的路由選擇并最終完成客戶層LSP的業務建立。
6.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交換光網絡中業務分層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服務層LSP只經過高階交叉盤進行高階交叉,客戶層LSP需要經過低階交叉盤進行低階交叉。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武漢郵電科學研究院;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54713.3/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