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自動碼片機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54517.6 | 申請日: | 2013-08-1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2662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04 |
| 發明(設計)人: | 蘇新軒;楊乃濤;張秀寶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云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F41/02 | 分類號: | H01F41/02 |
| 代理公司: | 山東清泰律師事務所 37222 | 代理人: | 聶磊 |
| 地址: | 266109 山***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自動 碼片機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自動碼片機,具體涉及一種能夠自動將硅鋼片碼齊成一定厚度的硅鋼疊片,并用膠帶纏繞固定的機器。
背景技術
干式三相電抗器包括鐵芯和線圈等部件,鐵芯一般采用平面疊片式結構,因此根據電抗器的性能需要將相應厚度、尺寸的硅鋼片碼成硅鋼疊片。現有技術中采用手工的方式來完成將硅鋼片碼成硅鋼疊片的工作。
手工碼片過程一般包括以下步驟:步驟一:準備一件高度與硅鋼疊片要求的厚度相同的立方體形工件,將其固定在水平的操作臺上,作為厚度測量工件。步驟二:人工用手拿取一打硅鋼片,按照硅鋼片水平放置的方式將其沿厚度測量工件的高度方向碼齊。步驟三:目測硅鋼片的高度低于厚度測量工件時,重復步驟二和三。目測硅鋼片的高度高于厚度測量工件或者兩者高度相差無幾時,人工用手從厚度測量工件的上平面沿水平方向向硅鋼片碼放的位置推進,如果最頂端的硅鋼片低于手所處的水平面則重復步驟二和三;如果最頂端的硅鋼片高于或正好處于手所處的水平面,則用另一只手將推出的多余的硅鋼片(如果有的話)收回,至此即將硅鋼片按照要求的厚度碼成了硅鋼疊片。
由以上敘述可以得知,這種手工碼片的方式存在以下缺陷:1、手工碼片的效率較低,而且工作效率嚴重依賴工作經驗,平均兩個具有該工位半年工作經驗的熟練工,每分鐘也只能碼2個硅鋼疊片,沒有工作經驗的工人碼的效率更低。2、手工碼片的質量受到制件精度、人工手法等多方面因素影響,其質量和一致性難以保證。從以上敘述可以看出,手工碼片的厚度測量標準是一個制作的工件,此公件的制作精度和一致性嚴重影響碼片的質量和一致性,而其使用一定時間后的磨損程度也直接影響碼片的質量和一致性;由于厚度測量手法是根據人手水平推進來測量,所以操作工人的責任心、操作手法也直接影響碼片的質量。3、厚度測量采用人手水平推進的方式,且另一手需要收回多出的硅鋼片,可能是幾層或一層,由于硅鋼片的厚度是微米級,非常鋒利,所以這個過程很容易割傷手,存在安全隱患。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中存在的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自動碼片機,使其能夠自動的將硅鋼片碼齊成一定厚度的硅鋼疊片,并用膠帶纏繞固定,以達到提高碼片斜率、降低勞動強度的目的。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自動碼片機,在其左側的上方設置上料部分,左側下方設置分料部分,在其右側的上方設置打膠部分,在其中部設置收集部分,在其下部設置定型部分;所述分料部分包括上下設置的垂直導軌,所述定型部分包括可以沿水平導軌左右移動的左右夾臺;所述垂直導軌與上料部分相連,所述左右夾臺從左到右可以依次移動到垂直導軌的正前方、收集部分的前后裝置之間及打膠部分的正下方。
優化的,所述上料部分包括傾斜設置的導流槽,垂直導軌的上端與導流槽的下端相接;所述分料部分還包括通過垂直導軌中的右側導軌的第一氣缸、可以在垂直導軌內上下移動的上料臺和與上料臺相連的控制裝置,所述控制裝置能夠控制上料臺停留在垂直導軌內的指定位置。
優化的,在第一氣缸頭部的下端設置氣體分離裝置,能夠通過吹氣,分開粘連的硅鋼片。
優化的,所述第一氣缸頭部設置為45°傾斜型。
優化的,所述控制裝置包括分離電機,所述分離電機采用伺服電機。
優化的,所述定型部分包括位于垂直導軌正后方的第二氣缸、位于水平導軌前方且與第二氣缸相對的第三氣缸、與左右夾臺的左側氣缸相連的第四氣缸、位于左右夾臺左右兩側且能夠將硅鋼片材料上下夾緊的第六氣缸和第七氣缸,左右夾臺采用同軸電機控制旋轉動作。
優化的,所述打膠部分包括位于設備后方的壓緊滾輪及與其相連的第十氣缸、可以沿前后方向設置的前后導軌進行移動的移動板、與移動板相連的第十二氣缸、在移動板上從前到后依次設置有膠帶張力調整裝置、膠帶定位滾輪、打膠吸盤、裁斷裝置,且膠帶定位滾輪、打膠吸盤、裁斷裝置分別與第五、第八和第九氣缸相連。
優化的,所述與打膠吸盤相連的第八氣缸采用雙軸氣缸。
優化的,所述收集部分包括位于水平導軌前方的第十一氣缸和后方的料槽,左右夾臺可移動到第十一氣缸和料槽之間。
優化的,還包括支架部分,其包括用于支撐分料部分、定型部分、打膠部分或收集部分的底座和支撐桿。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云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經青島云路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54517.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箱號識別裝置
- 下一篇:電子裝置及其指紋感應模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