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電池組連接及數據采樣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53996.X | 申請日: | 2013-08-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4123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1 |
| 發明(設計)人: | 游思余;石建珍;陳亮 | 申請(專利權)人: | 先進儲能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1M2/20 | 分類號: | H01M2/20;H01M2/34 |
| 代理公司: | 長沙市融智專利事務所 43114 | 代理人: | 顏勇 |
| 地址: | 410205 湖南省長沙市麓***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電池組 連接 數據 采樣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連接及數據采樣方法,特別涉及一種電池組連接及數據采樣方法。
背景技術
電池管理系統中,需要對每列電池/電池組的電壓參數進行監控,目前常規的采樣方法是,通過螺絲將采樣端子與電池或電池組的正/負極相連,再通過導線將采樣端子與采集單元連接,從而使電壓數據通過采樣端子和導線傳遞至采集單元,實現對數據的收集。采用線束傳遞數據信號的方法,通常需對線束通道做較復雜的布局設計,例如設計卡槽固定線束,限制線束跟隨螺絲轉動,避免連接線雜亂以及導線表皮破損導致導線相互接觸引起的短路問題,且使用此方法采集的電壓數據不夠精確,穩定性不夠好,難以滿足電池管理系統的精確性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可提高電池電壓數據采樣準確度及穩定性的電池組連接及數據采樣方法。本發明通過以下方案實現:
一種電池組連接及數據采樣方法,采用非導電介質基片作為轉接板,所述轉接板上分布有過孔焊盤、導線、連接器,過孔焊盤通過導線與連接器相連,通過導電固定部件穿過所述轉接板上的過孔焊盤將所述轉接板固定在電池或電池組的正極或負極上,所述導電固定部件與所述過孔焊盤緊密接觸,最后將所述連接器采集的數據傳輸至采集單元。
為了實現數據精確傳輸和生產成本的問題,一般通過數據線將連接器采集的數據傳輸至采集單元。
為了解決電池數據采集電路短路引發的安全問題,通常在所述過孔焊盤與所述導線間串聯有電阻,實現限制電流的作用。
為減少轉接板上導線的數量,使得轉接板更簡單美觀,容易制作,加強相互串聯的電池或電池組之間的連接性,相互串聯的電池或電池組所對應的兩個過孔焊盤使用導電部件連接,共用一根導線與連接器連接。
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有如下優點:
(1)使用導電固定部件固定轉接板,增加電池和采樣點的接觸性能,降低接觸電阻,提高采樣數據準確度;
(2)使用轉接板,外觀美觀,沒有雜亂的連接線放置于電池兩端,增加可靠性;
(3)裝配流程方便,可節省裝配時間,提高組裝效率;
(4)改善裝配時采樣端子跟隨螺絲轉動的問題,降低結構設計的復雜性。
附圖說明
圖1實施例1的轉接板的結構示意圖
圖2實施例1的各部件分解示意圖
圖3圖2中各部件組裝后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但本發明并不局限于實施例之表述。
實施例1
一種電池組連接及數據采樣方法,采用PCB板作為轉接板2,其結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轉接板2上分布有過孔焊盤5、導線6、連接器7、銅板10、電阻11。該連接方法中包括的部件如圖2所示,螺絲1、轉接板2、連接片3、電池組4、數據線8、采集單元9。
實際使用時,如圖3所示,電池組4通過連接片3進行串聯后,通過螺絲1穿過轉接板2上的過孔焊盤5將轉接板2固定在電池組4的正極或負極上,螺絲1與過孔焊盤5緊密接觸,螺絲在此處起到了導電和固定的作用;電池組4的電壓通過螺絲1傳遞到轉接板2上的過孔焊盤5上,兩列相互串聯的電池組4所對應的過孔焊盤5使用銅板10連接,共用一根導線6將過孔焊盤5采集到的電壓數據傳輸到連接器7上,再通過數據線8將連接器上的電壓數據傳輸至采集單元9上,完成數據采集。為了避免因導線短路造成電池組短路,在過孔焊盤5與導線6間串聯一個100Ω電阻11,起限流作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先進儲能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責任公司,未經先進儲能材料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53996.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數據系統、接收設備和數據讀取方法
- 數據記錄方法、數據記錄裝置、數據記錄媒體、數據重播方法和數據重播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發送系統、數據發送裝置以及數據結構
- 數據顯示系統、數據中繼設備、數據中繼方法及數據系統
- 數據嵌入裝置、數據嵌入方法、數據提取裝置及數據提取方法
- 數據管理裝置、數據編輯裝置、數據閱覽裝置、數據管理方法、數據編輯方法以及數據閱覽方法
- 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設備、數據發送和數據接收方法
- 數據發送裝置、數據接收裝置、數據收發系統、數據發送方法、數據接收方法和數據收發方法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 數據發送方法、數據再現方法、數據發送裝置及數據再現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