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加氫活性保護催化劑及其制備與應用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53791.1 | 申請日: | 2013-08-14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68392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25 |
| 發明(設計)人: | 孫淑玲;楊清河;胡大為;劉佳;曾雙親;戴立順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B01J32/00 | 分類號: | B01J32/00;B01J35/10;B01J23/888;B01J23/887;B01J23/882;B01J23/883;C10G45/08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加氫 活性 保護 催化劑 及其 制備 應用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加氫活性保護催化劑及其制備與應用。
背景技術
隨著原油重質化、劣質化趨勢的加劇,原油加工難度加大、輕質油品收率降低,而市場對優質輕質油品的需求又在不斷增加,環保法規也越來越趨于嚴格。目前,重油尤其是渣油的加工和充分利用正成為全球煉油業關注的主要話題,而渣油加氫技術是重油加工工藝中一種應用較為廣泛的加工工藝,是公認的經濟環保型深加工技術。渣油中含有大量的Ni、V、Fe、Ca等金屬雜質以及固體雜質,若這部分雜質不能得到有效脫除,會對下游加氫催化劑產生不利影響,很容易使下游催化劑失活。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途徑之一是在加氫催化劑上部裝填具有加氫活性的保護劑,因此開發脫金屬活性高、容金屬能力強的保護劑是重油加氫處理的關鍵技術之一。現有技術中,公開的關于加氫活性保護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的例子包括:
CN101890381A公開了一種渣油加氫保護催化劑及其應用。該催化劑孔容大,孔徑大,孔隙率高,孔分布合理,外表面孔口較大,孔道貫穿性好,1000nm以上孔道含有36%以上。
CN00124903.7公開了一種加氫保護催化劑,該催化劑含有一種氧化鋁載體和負載在氧化鋁載體上的鉬和/或鎢及鎳和/或鈷,其中,所述氧化鋁載體的總氨積分吸附熱不大于25焦耳/克,氨微分吸附熱大于100千焦/摩爾的氨積分吸附熱占總氨積分吸附熱的百分數不大于10%。
專利CN98111379.6公開了一種加氫保護催化劑及其制備方法,催化劑載體為超大孔徑,孔徑為0.1-30μm的雙峰孔,催化劑孔容為0.1-0.8ml/g,比表面0.1-20m2/g,含ⅥB族金屬元素6.65m%-20.0m%和/或Ⅷ族金屬元素8.7m1%,-26.13m%。制備方法是采用顆粒堆砌法制備氧化鋁載體,然后采用含鉬溶液和含鎳溶液等量浸漬,浸漬后的催化劑在100-120℃干燥2-5h,在500-550℃配置培燒2-5h。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的加氫活性保護催化劑、該加氫活性保護催化劑的制備方法以及應用。
本發明涉及以下內容:
1.一種加氫活性保護催化劑,含有具有雙峰孔結構的含堿土金屬組分的氧化鋁載體,以壓汞法表征,所述載體的孔容為0.6-1.4毫升/克,比表面積為80-400米2/克,直徑為5-20nm孔的孔體積占總孔容的30-55%,直徑為100-300nm孔的孔體積占總孔容的15-45%。
2.根據1所述的催化劑,其特征在于,所述載體的孔容為0.7-1.3毫升/克,比表面積為100-300米2/克,直徑為5-20nm孔的孔體積占總孔容的35-50%,直徑為100-300nm孔的孔體積占總孔容的20-40%。
3.根據1所述的加氫活性保護催化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堿土金屬組分選自鈹、鎂、鈣、鍶和鋇中的一種或幾種,以氧化物計并以載體為基準,所述堿土金屬組分的含量為0.1-6重量%。
4.根據3所述的加氫活性保護催化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堿土金屬組分為鎂或鈣,以氧化物計并以載體為基準,所述堿土金屬組分的含量為0.3-4重量%。
5.根據4所述的加氫活性保護催化劑,其特征在于,以氧化物計并以載體為基準,所述堿土金屬組分的含量為0.5-2.5重量%。
6.根據1所述的加氫活性保護催化劑,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氫活性金屬組分選自至少一種第Ⅷ族金屬組分和至少一種第ⅥB族金屬組分,以氧化物計并以催化劑為基準,所述Ⅷ族金屬組分的含量大于0至小于等于0.8重量%,第ⅥB族金屬組分的含量大于0至小于等于4重量%。
7.根據6所述的加氫活性保護催化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Ⅷ族金屬組分選自鈷和/或鎳,第ⅥB族金屬組分選自鉬和/或鎢,以氧化物計并以催化劑為基準,所述Ⅷ族金屬組分的含量為0.1-0.6重量%,第ⅥB族金屬組分的含量為1.5-3.5重量%。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未經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石油化工科學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53791.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超聲沖量噴嘴
- 下一篇:可見光響應的光催化劑Sr3LaSi3N7及其制備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