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車機通用唯一識別碼轉換方法有效
申請號: | 201310353670.7 | 申請日: | 2013-08-14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76351B | 公開(公告)日: | 2017-10-31 |
發明(設計)人: | 蔡文正;賓俊興;張月江 | 申請(專利權)人: | 深圳市眾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類號: | G06K19/06 | 分類號: | G06K19/06;G06K7/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順天達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44217 | 代理人: | 郭偉剛 |
地址: | 518000 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福強***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關鍵詞: | 通用 唯一 識別碼 轉換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防偽技術,更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可用于車機的車機通用唯一識別碼轉換方法。
背景技術
現在的車輛中一般安裝有車機,用于實現人與車,車與外界的信息通訊,例如車內的娛樂影音、汽車導航等功能。在車輛的使用過程中,常常出現對車機系統的改造、更換組件,導致車機系統的故障。為了防止車機系統被假冒,或者因私自改造而出現車機故障,生產商一般通過車機的通用唯一識別碼(Universally Unique Identifier,UUID)確定車機的原裝性,然而對于一般的使用者,UUID的獲得并不容易,并且UUID本身的32個16進制的數字也難以直觀地看出車機是否被改造過,導致車機的防偽性較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的車機防偽性較差,容易出現車機的假冒問題,提供一種通用唯一識別碼的轉換方法,以克服上述的缺陷。
本發明解決上述問題的方案是:提供一種通用唯一識別碼的轉換方法,包括以下的步驟:
S100、讀取通用唯一識別碼;
S200、轉換通用唯一識別碼為EAN-13條形碼。
本發明的車機通用唯一識別碼轉換方法,其中讀取通用唯一識別碼的步驟包括:
S110、通過車機的程序接口(API)讀取車機中ARM核心板的通用唯一識別碼。
本發明的車機通用唯一識別碼轉換方法,轉換通用唯一識別碼為EAN-13條形碼的步驟包括:
S210、轉換通用唯一識別碼為EAN-13條形碼的前12位數字;
S220、依據轉換后得到的12位數字計算出第13位的校驗碼。
本發明的車機通用唯一識別碼轉換方法,其中依據轉換后得到的12位數字計算出第13位的校驗碼的步驟如下:
S221、取EAN-13條形碼的前12位數字中奇數位的數字求和,得到奇數位和;
S222、取EAN-13條形碼的前12位數字中偶數位的數字求和,得到偶數位和;
S223、將偶數位和的三倍加上奇數位和后,取個位數字;
S224、用10減去個位數字得到校驗碼。
本發明的車機通用唯一識別碼轉換方法,其中,轉換通用唯一識別碼為EAN-13條形碼的前12位數字的步驟包括:
S211、提取通用唯一識別碼中的時間信息、時鐘序列和機器識別碼;
S212、將時間信息與時鐘序列轉換為精簡時序;
S213、將機器識別碼轉換為車機識別號;
S214、合并精簡時序和車機識別號為EAN-13條形碼的前12位數字。
本發明的車機通用唯一識別碼轉換方法,還包括:S300、將EAN-13條形碼刻印在車機上。
實施本發明的車機通用唯一識別碼轉換方法,通過將復雜的通用唯一識別碼轉換為容易識別的EAN-13條形碼。使用者通過刻印在車機上的EAN-13條形碼就能確定車機是否為假冒產品。此外,根據EAN-13條形碼反向推導的信息還能為用戶提供良好的查詢跟蹤和售后服務,提高產品的售后服務質量。
附圖說明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進行說明,其中:
圖1為本發明通用唯一識別碼轉換方法較佳實施例的方法流程圖;
圖2為本發明通用唯一識別碼轉換方法在生成前12位EAN-13條碼的方法流程圖;
圖3為本發明通用唯一識別碼轉換方法在生成第13位的校驗碼的方法流程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方式對本發明進行詳細說明。
如圖1所示為本發明通用唯一識別碼轉換方法較佳實施例的方法流程圖。主要通過S100讀取通用唯一識別碼,然后在步驟S200轉換通用唯一識別碼為EAN-13條形碼(European Article Numbering13)。首先,在步驟S110通過車機的API接口獲得車機內部的ARM核心板的通用唯一識別碼(UUID)。該UUID是按照國際通用碼的編碼規則生成的,包括32位的16進制數字。這些數字按照8-4-4-4-12或者8-4-4-16的次序排列,在生成UUID的時候需要使用生成UUID的日期時間、時鐘序列和全局唯一的IEEE機器識別號。將上述的信息按照編碼規則處理后就生成了UUID。通過車機的API接口獲得后,進行下一步的處理。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深圳市眾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深圳市眾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53670.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