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空中輕便自助交通系統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351699.1 | 申請日: | 2013-08-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6591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王一治;樊愛琴;王敏琪 | 申請(專利權)人: | 杭州師范大學 |
| 主分類號: | B61B5/00 | 分類號: | B61B5/00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黃美娟;王兵 |
| 地址: | 310036 浙江***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空中 輕便 自助 交通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空中輕便自助交通系統。
背景技術
交通擁堵已成為當前限制城市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
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的通常方法有:擴寬街道、提高車速、加強交通疏導、發展公共交通工具等方法。這些方法的實施不僅受一定條件的制約,而且成本巨大,但仍然不能解決當前城市交通擁堵問題。
另一種解決城市交通擁堵的方法是:大力發展包括地下、地面、地上三位一體的立體交通系統,在大部分城市中的街道上空空間還有待充分利用起來。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目前的城市交通擁堵的問題,本發明提出了一種緩解交通擁堵、并有效利用街道上方的立體空間的空中輕便自助交通系統。
空中輕便自助交通系統,其特征在于:包括軌道子系統、多臺電車以及自動運行控制系統,所述的軌道子系統包括沿街道方向排列的支柱、架設于支柱上的回廊式框架體、鋪設于回廊式框架體內的環形軌道,所述的支柱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上端安裝所述的回廊式框架體;所述的環形軌道通過所述的回廊式框架體鋪設在街道上空,所述的環形軌道由兩條并行的相互電絕緣的金屬導軌組成,且導軌與回廊式框架體之間電絕緣連接,所述的導軌分別與電源的兩極電接;所述的環形軌道沿線分布多個站臺,且每個站臺均配置相應的帶有控制按鈕的站臺控制器;
所述的電車包括沿上述導軌運動的車體、電車控制器、取電器,所述的電車控制器安裝在所述的車體上,所述的取電器安裝在所述的車體的底部,并與上述的環形軌道接觸;所述的電車控制器與所述的取電器導線連接;
所述的自動運行控制系統包括控制中心計算機、上述的電車控制器、站臺控制器、無線路由器,所述的站臺控制器、所述的電車控制器通過設置在環形軌道沿線的無線路由器與控制中心計算機無線連接。
所述的環形軌道的兩個長直邊作為上行線和下行線分別位于同一條街道兩側的人行道上空。
分布在街道兩端的在環形軌道上分別設有電車上下口。
所述的站臺設有用于乘客上下電車的臺階,并且最上層的候車平臺與電車的底板平齊。
每個所述的電車上配置座椅。
使用時,乘客首先登上相應的站臺的候車平臺,按下站臺控制器上的目標站點名稱,此時,站臺控制器將信號傳輸到控制中心計算機,會自動發送信息給靠近該站臺的電車的電車控制器,電車控制器通過無線路由器接收到控制中心計算機的信號后經過轉化后發送到相應的電車上,電車通過電車控制器的信號控制啟停位置及運行速度,到達乘客的目的地;電車通過底部的取電器獲取電力。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空中輕便自助交通系統采用電力驅動,綠色環保;2)空中輕便自助交通系統,不需要要專門的駕駛人員,維護簡便,因此運行成本低;3)空中輕便自助交通系統運行固定的軌道上,沒有逆向行駛與紅綠燈,交通安全可靠;4)空中輕便自助交通系統運行在街道上空的空間里,不占用街道面積,不影響地面交通;5)建造施工方便,運行維護方便,經濟實用。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整體平面結構示意圖(箭頭代表行車方向)。
圖2是圖1中沿A-A方向的斷面結構示意圖。
圖3是圖1中沿B-B方向的局部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的電動車結構示意圖。
圖5是本發明的自動控制系統拓撲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進一步說明本發明
參照附圖:
實施例1空中輕便自助交通系統,包括軌道子系統1、多臺電車2以及自動運行控制系統3,所述的軌道子系統1包括沿街道方向排列的支柱11、架設于支柱11上的回廊式框架體12、鋪設于回廊式框架體12內環形軌道13,所述的支柱11的下端固定在地面上,上端安裝所述的回廊式框架體12;所述的環形軌道13通過所述的回廊式框架體12鋪設在街道4上空,所述的環形軌道13由兩條并行的相互電絕緣的金屬導軌組成,且導軌與回廊式框架體12之間電絕緣連接,所述的導軌分別與電源的兩極電接;所述的環形軌道13沿線分布多個站臺14,且每個站臺14均配置相應的帶有控制按鈕的站臺控制器141;
所述的電車2包括沿上述導軌運動的車體21、電車控制器22、取電器23,所述的電車控制器22安裝在所述的車體21上,所述的取電器23安裝在所述的車體21的底部,并與上述的環形軌道13接觸;所述的電車控制器22與所述的取電器23導線連接;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杭州師范大學,未經杭州師范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51699.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