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壓電纜終端局部放電超聲監測器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51179.0 | 申請日: | 2013-08-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9926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0 |
| 發明(設計)人: | 王榮亮;殷震;宋瑞;李治;胡泉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1R31/12 | 分類號: | G01R31/12;G01R19/25 |
| 代理公司: | 天津才智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12108 | 代理人: | 龐學欣 |
| 地址: | 100031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壓 電纜 終端 局部 放電 超聲 監測器 | ||
1.一種高壓電纜終端局部放電超聲監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壓電纜終端局部放電超聲監測器包括局放傳感器(1)、局放信號采集處理裝置(2)和電源(3);其中:局放傳感器(1)為局部放電信號傳感器,其由超聲波傳感器構成,三個局放傳感器(1)分別安裝在電纜終端的表面,并分別與局放信號采集器(2)的三個信號采集輸入端相連接;
局放信號采集處理裝置(2)為局部放電信號采集處理及顯示模塊,其通過局放傳感器(1)采集三相電力電纜的局部放電信號,然后將其轉換成數字信號,并進行相應的處理,最后根據得到的結果進行顯示或輸出報警信號;
電源(3)為局放信號采集處理裝置(2)的工作電源,其與局放信號采集處理裝置(2)相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壓電纜終端局部放電超聲監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局放信號采集處理裝置(2)包括:局放信號放大器(21)、硬件濾波器(22)、局放信號采集器(23)、局放信號處理器(24)和顯示及報警器(25),其中:局放信號放大器(21)由三路差分放大電路組成,用于分別對三個局放傳感器(1)的輸入信號進行放大,其三個輸入端分別與三個局放傳感器(1)相連接,三個輸出端分別與硬件濾波器(22)的三個輸入端相連接;
硬件濾波器(22)由三路濾波電路組成,用于對三路局放輸入信號進行整形濾波,其三個輸出端分別與局放信號采集器(23)的三個采樣輸入端相連接;
局放信號采集器(23)為三通道模數轉換器,用于將三路局放模擬信號轉換成數字信號,其輸出端與局放信號處理器(24)相連接;
局放信號處理器(24)為數字信號處理器,其輸出端與顯示及報警器(25)相連接,用于從局放信號采集器(23)中讀取局放數字信號,并對其進行后續處理和計算,從而根據局放信號識別局部放電的類型,并確定局放信號的幅值,然后將得到的信息傳送給顯示及報警器(25);
顯示及報警器(25)用于顯示局放信號的相關信息,并根據設定的警戒值進行實時報警。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壓電纜終端局部放電超聲監測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電源(3)為USP供電電路,其包括:A、B、C相電流互感器(31)、三相整流電路(32)、穩壓電路(33)、充放電控制電路(34)和蓄電池(35);其中:A、B、C相電流互感器(31)為安裝在三相電力電纜上的三個電流互感器,其三路輸出分別與三相整流電路(32)的三相輸入回路相連接,當三相電力電纜的負荷電流在電流互感器工作范圍之內時,A、B、C相電流互感器(31)從三相負荷側取得電流,并將其輸送給三相整流電路(32);
三相整流電路(32)用于對A、B、C相電流互感器(31)的三相輸出進行整流,其直流輸出端與穩壓電路(33)的輸入端相連接;
穩壓電路(33)為直流穩壓器,其輸出端與充放電控制電路(34)的輸入端相連接,用于對三相整流電路(32)輸出的直流電進行穩壓;
充放電控制電路(34)與蓄電池(35)相連接,同時通過供電輸出端與局放信號采集處理裝置(2)相連接;充放電控制電路(34)用于根據三相電力電纜的負荷電流對蓄電池(35)的充放電進行控制,即當負荷電流在電流互感器工作范圍之內時,電流互感器從負荷側取得電流,此電流經整流穩壓后供給局放信號采集處理裝置(2),并同時為蓄電池(35)充電;當負荷電流低于電流互感器的工作范圍時,由蓄電池(35)為局放信號采集處理裝置(2)供電;
蓄電池(35)為儲能電池,用于存儲電能,并在需要的時候輸出電能。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未經國家電網公司;國網天津市電力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51179.0/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在購物體驗中比較虛擬和真實圖像
- 下一篇:顯示裝置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