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雙連接的實現方法、系統及基站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349610.8 | 申請日: | 2013-08-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49301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11 |
| 發明(設計)人: | 陳中明;杜忠達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W8/08 | 分類號: | H04W8/08;H04W76/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張穎玲;孟桂超 |
| 地址: | 518057 廣東省深圳市南山***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雙連 實現 方法 系統 基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長期演進(LTE,Long?Term?Evolution)技術,尤其涉及一種雙連接(Dual?Connectivity)的實現方法、系統及基站。
背景技術
圖1為現有技術中LTE系統的總體架構示意圖,如圖1所示,LTE系統的架構包括:移動管理實體(MME,Mobility?Management?Entity)、服務網關(SGW,Serving?GetWay)、用戶設備(UE,User?Equipment)和基站(eNB,eNodeB);其中,UE與eNB之間的接口為UU接口,eNB和MME之間的接口是S1-MME(S1for?the?control?plane)接口,eNB和SGW之間的接口是S1-U接口,兩個eNB之間的接口是X2接口。這里,UE也可以稱為終端。
在LTE系統中,UE建立呼叫的過程包括:建立UE與eNB之間的控制面鏈路和用戶面鏈路的過程、以及建立eNB與核心網之間的控制面鏈路和用戶面鏈路的過程。UE的呼叫過程建立后,eNB與核心網之間的控制面數據通過eNB與核心網中的MME之間建立的連接來承載,eNB與核心網之間的用戶面數據通過eNB與核心網中的SGW之間建立的演進無線接入承載(ERAB,E-UTRAN?Radio?Access?Bearer)來承載;而eNB與UE之間的用戶面數據采用數據無線承載(DRB,Data?Radio?Bearer)來承載,控制面數據則采用信令無線承載(SRB,Signalling?Radio?Bearer)來承載。
隨著移動用戶大流量業務的激增,同時為了增加用戶吞吐量和增強移動性能,不少公司和運營商都傾向于尋求一種新的增強方案,雙連接技術是增強方案中較為典型的技術方案。在雙連接技術中,如圖2所示,UE可以同時與兩個以上eNB保持連接,舉個例子來說,UE同時處在宏小區1及宏小區2的覆蓋范圍內,宏小區1和宏小區2歸屬不同的eNB,當采用雙連接技術時,UE與宏小區1保持連接,同時,UE與宏小區2保持連接,即UE同時與宏小區1及宏小區2均建立有DRB。采用雙連接技術,當網絡負荷不均衡時,網絡側可以實時調控UE在與兩個以上小區分別建立的數據鏈路上傳輸的數據量。雙連接技術中,會在UE接入的所有小區中選擇一個小區作為主控小區,也就是說,作為主控小區的小區負責控制和管理建立的多個數據連接,以保證數據傳輸的速度及正確性。
但是,目前雙連接技術中存在以下缺陷:當主控小區發生變化時,需要通過切換過程來改變,而在UE收到切換命令后,直到接入新的主控小區之前,UE與網絡之間的數據傳輸是中斷的。
發明內容
有鑒于此,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雙連接的實現方法、系統及基站,能有效地避免UE與網絡之間數據傳輸的中斷。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這樣實現的: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雙連接的實現方法,包括:
修改錨點小區對應的數據連接時,將所有非錨點小區中的一個非錨點小區修改為新錨點小區,并將原錨點小區修改為非錨點小區。
上述方案中,當所述雙連接中有三條以上數據連接,在將所有非錨點小區中的一個非錨點小區修改為新錨點小區時,所述方法還包括:
從所述所有非錨點小區中確定新錨點小區;
相應的,所述將所有非錨點小區中的一個非錨點小區修改為新錨點小區為:
將確定的新錨點小區修改為新錨點小區。
上述方案中,所述將所有非錨點小區中的一個非錨點小區修改為新錨點小區,并將原錨點小區修改為非錨點小區,包括:
所述原錨點小區歸屬的第一基站與所述新錨點小區歸屬的第二基站、UE和核心網進行交互,所述UE并與所述第二基站進行交互,且所述第二基站與所述核心網進行交互,使所有非錨點小區中的一個非錨點小區修改為新錨點小區,并使所述原錨點小區修改為非錨點小區。
上述方案中,所述原錨點小區歸屬的第一基站與所述新錨點小區歸屬的第二基站、UE和核心網進行交互,所述UE并與所述第二基站進行交互,且所述第二基站與所述核心網進行交互,使所有非錨點小區中的一個非錨點小區修改為新錨點小區,并使所述原錨點小區修改為非錨點小區,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第二基站發送修改錨點小區的消息或修改信令承載的消息;
所述第一基站收到所述第二基站返回的確認消息后,向所述UE發送修改錨點小區的消息或修改信令承載的消息;
所述UE收到修改錨點小區的消息或修改信令承載的消息后,將所述原錨點小區修改成所述新錨點小區,修改完成后向所述第二基站回復修改完成的消息;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49610.8/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