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內外轉換葫蘆絲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349475.7 | 申請日: | 2013-08-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9039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13 |
| 發明(設計)人: | 王勇武;楊春良 | 申請(專利權)人: | 王勇武 |
| 主分類號: | G10D7/00 | 分類號: | G10D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116015 遼寧省***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內外 轉換 葫蘆絲 | ||
1.一種內外轉換葫蘆絲,其特征在于:由數支高低音不同的音管,在葫蘆空腔或仿照葫蘆狀空腔的內部或外部,進行高低音域轉換演奏的葫蘆絲。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內外轉換葫蘆絲,其特征在于:主要由轉換腔、高低音域腔、主管室并主管、高管室并高管及連通管、低管室并低管、伴管間并伴管、及其最多達八個的音管室并最多達八支的音管和轉換閥并腳踏風箱所組成,形成了I型至VII型等七個型號;
轉換腔的特征在于,主要由底板、三至四個進氣孔、U型管、內轉閥組成;底板的形態有二種,一種為平板狀,另一種在安置倒置U型管的進氣孔口處的周圍為拱起的饅頭狀;伴管室進氣孔不設閥,與轉換腔直接連通;腔外轉換不設轉換腔;
高低音域腔的特征在于,腔內設主管室、高管室、低管室、伴管間等音管室,各類音管各居其中;腔外轉換不設高低音域腔;
主管特征在于,主管音孔有二種選擇,其一與傳統葫蘆絲完全相同;其二與傳統葫蘆絲基本相同,只是在低音(6)音孔下面設低音(2)泛音孔,其孔用鍵控制開閉;主管材質是合成材料或金屬合金的,新設(4)音孔;
高管特征在于,高管頂部新設一片高音簧片,自上而下設五至六個音孔,有四種選擇;為指法便捷,高管通過連通管延長,最低音孔要比主管低一音孔排列;
伴管特征在于,有三個選擇,一類保留原葫蘆絲伴管;二類為單支三音伴管,每支管頂端裝三片簧片,管體設三個音孔,各出三個音,各音孔均裝伴音孔鍵;三類為四伴管組,可選擇正三和弦中的主和弦、下屬和弦的大調、小調,各伴管組均裝伴音孔聯鍵或組合塞子鍵;
多音管特征在于,適用于腔內轉換的口風琴鍵一室一閥式葫蘆絲和腔外轉換的一管一按音孔無閥仿笙式葫蘆絲中,音管多至八支,多管的排列結構大致有五種,與四伴管組進行組合,可出現多種新型號;
轉換閥特征在于,內轉閥主要由閥門、閥桿、閥鍵組成,作用是變多室多管與一室一管轉換演奏,主要有上托式、豎井式、蹺蹺板式、天平式、單閥獨孔式、口風琴鍵一管一閥式等;上托式內轉閥,閥門兩面均設塞子,下面塞子對高管室的進氣口,上面塞子對主管室進氣孔上設置的倒置U管口,閥門另一邊裝有磁鐵,與另一磁鐵形成磁力,閥中央為閥桿,閥桿外設閥桿套,閥桿套頂部與閥門下設乳膠套、波紋管等防漏氣漏口水裝置,閥鍵在閥桿底端,;外轉閥主要由閥塞、閥桿、閥鍵組成,利用笙按音孔的原理,塞住二支管其中一支的按音孔轉換演奏;轉換閥有恢復初始態功能,其功能動力方面,包括彈簧或磁鐵等輔助手動的、完全手動的、電磁鐵按鈕式的、微電組合開關式的、電子按鈕式或其他式的;
轉換腔設有打氣孔,其孔通過導管與腳踏風箱連接,腳踏風箱功能有二,進行轉換演奏,吹奏主旋律、伴音;音管、伴管設音孔、簧片,簧片有二個選擇---一是用葫蘆絲原簧片,二是克服音管轉換時“咕咕”聲現象,采用類似笙的無“泛音”簧片。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內外轉換葫蘆絲,其特征在于:所供制作的材料、材質方面包括天然的葫蘆、竹、硬雜木、紅木等,合成材料的塑料、樹脂、玻璃鋼等,合金材質的白銅、黃銅、不銹鋼等;制法方面包括在金屬上鍍金、銀、鋅或制景泰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王勇武,未經王勇武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49475.7/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