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基于狹縫波導的病原體檢測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349400.9 | 申請日: | 2013-08-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7222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fā)明(設計)人: | 樂孜純;董文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工業(yè)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1N33/569 | 分類號: | G01N33/569;G01N21/41 |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強 |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基于 狹縫 波導 病原體 檢測 方法 | ||
1.一種基于狹縫波導的病原體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方法采用的病毒檢測組件包括上下并排布置的直波導,相鄰上下直波導之間設置狹縫波導,所述狹縫波導寬度尺寸為175nm~225nm,所述狹縫波導的側壁附著待檢測病毒的抗原/抗體,所述狹縫波導為供待檢測血液樣本流過的檢測通道,所述直波導材料的折射率比所述狹縫波導的折射率高;所述檢測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首先,利用弱酸對波導表面進行腐蝕處理,使其不再光滑;
2)將待檢測病毒抗原/抗體附著在所述狹縫波導的側壁;
3)所述狹縫波導中通入不含病毒的正常血液樣本,所述直波導通光,檢測狹縫波導初始狀態(tài)的光場強度,作為基準值;
4)當狹縫波導中流過供待檢測血液樣本后,再次檢測狹縫波導的光場強度,如果狹縫波導中的光場強度與基準值相比,增加量超出設定閾值,則判定含有待檢測病毒;否則,判定不含有待檢測病毒。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狹縫波導的病原體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檢測方法還包括以下步驟:5)將檢測結果通過網(wǎng)絡上傳到檢測中心。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狹縫波導的病原體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波導有m根,m為自然數(shù),且m≥3,狹縫波導有m-1個所述步驟2),將待檢測m-1種病毒抗原/抗體附著在m-1個狹縫波導的側壁。
4.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狹縫波導的病原體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波導材料的折射率比所述狹縫波導的折射率高2.0以上。
5.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基于狹縫波導的病原體檢測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波導材料為硅材料。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工業(yè)大學,未經(jīng)浙江工業(yè)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49400.9/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