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3,4-二氯硝基苯生產中副產品鹽酸的提純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49214.5 | 申請日: | 2013-08-13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9574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0 |
| 發明(設計)人: | 解鳳祥;張其忠;郝宗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海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1B7/07 | 分類號: | C01B7/07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蚌埠博源專利商標事務所 34113 | 代理人: | 倪波 |
| 地址: | 233300 安***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硝基苯 生產 副產品 鹽酸 提純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有機化工產品生產領域,特別是3,4-二氯硝基苯生產中副產品鹽酸的提純方法。
背景技術
3,4-二氯硝基苯生產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副產品鹽酸,由于副產品鹽酸中含有3+鐵離子、對氯硝基苯等部分有機雜質,顏色發黃,味道較大,不能直接使用,目前以排放為主,需要大量的堿中和后方能達到排放要求,既浪費又不環保。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3,4-二氯硝基苯生產中副產品鹽酸的提純方法,主要是去除其中的鐵離子及對氯硝基苯等有機物質,使鹽酸滿足再利用的要求,同時提取出來的有機物質可直接投入生產中重新利用。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予以實現的,3,4-二氯硝基苯生產中副產品鹽酸的提純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萃取鐵離子,具體操作如下:將稱量好的磷酸三丁酯和煤油作為萃取劑放入萃取罐并攪拌均勻,副產品鹽酸流經有濾網的高位槽,濾掉析出的對氯硝基苯固體懸浮顆粒后,定量放入萃取罐中,均勻攪拌10-15min后,靜置20-30min,取樣分析合格后,放出鹽酸進入萃取儲罐待樹脂吸附處理,其中磷酸三丁酯、煤油、鹽酸的質量比為2:1:(3-4);第二步,經過萃取除鐵后的鹽酸通過樹脂柱吸附,去除對氯硝基苯為主的有機雜質和來自萃取劑中的磷酸三丁酯,吸附完成后進入成品鹽酸儲罐。
進一步地,萃取劑飽和后,加入到碳酸鈉溶液中進行洗脫,析出的Fe(OH)3絮凝、靜置、沉淀后分離出去,清液循環使用。
進一步地,鹽酸通過樹脂柱吸附的流速為1.0-2.5m3/hr,鹽酸液面高于樹脂頂部20-30cm。
有益效果:(1)減少廢水排放,實現清潔生產;(2)萃取溶劑可以回收,減少處理成本;(3)處理過程簡單,耗電少,節省勞動力;(4)工藝先進,實現廢物全利用,鹽酸中提取出來的有機物直接投入生產中重新利用。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提供一種3,4-二氯硝基苯生產中副產品鹽酸的提純方法,第一步,萃取鐵離子,具體操作如下:將稱量好的磷酸三丁酯和煤油作為萃取劑放入萃取罐并攪拌均勻,副產品鹽酸流經有濾網的高位槽,濾掉析出的對氯硝基苯固體懸浮顆粒后,定量放入萃取罐中,均勻攪拌10-15min后,靜置20-30min,取樣分析合格后,放出鹽酸進入萃取儲罐待樹脂吸附處理,其中磷酸三丁酯、煤油、鹽酸的質量比為2:1:(3-4),萃取劑飽和后,加入到碳酸鈉溶液中進行洗脫,析出的Fe(OH)3絮凝、靜置、沉淀后分離出去,清液循環使用;第二步,經過萃取除鐵后的鹽酸以流速1.0-2.5m3/hr通過樹脂柱吸附,鹽酸液面高于樹脂頂部20-30cm,去除對氯硝基苯為主的有機雜質和來自萃取劑中的磷酸三丁酯,吸附完成后進入成品鹽酸儲罐。
萃取原理
磷酸三丁酯(TBP)在鹽酸體系中萃取Fe3+的反應如下:
Fe3++4Cl?-=?FeCl4-
H++FeCl4-+2TBP?=?HFeCl4.2TBP
二個?TBP分子?與?一個?Fe3+?絡合,從鹽酸中將?Fe3+?萃取進入到上層有機相中,鹽酸得到除鐵凈化。
與樹脂除鐵相比較,萃取劑壽命長、再生簡單、再生時的洗脫液經沉淀、過濾后可以循環使用,所以產生的廢水少。由于反應平衡的影響,鐵離子只能降到一定程度,達不到完全去除的效果,若要進一步去除需做二級萃取處理。
萃取流程
磷酸三丁酯、煤油、鹽酸的質量比為2:1:(3-4);將稱量好的磷酸三丁酯和煤油放入萃取罐,攪拌均勻,來自硝基苯車間的副產品鹽酸流經內有濾網的高位槽,濾掉析出的對氯硝基苯固體懸浮顆粒,定量放入萃取罐中,攪拌10-15min后,停止攪拌,靜置20-30min,從萃取罐下部取樣口取樣分析,放出澄清的下層鹽酸液進入萃取儲罐,待樹脂吸附處理。
如需進行二級萃取,鹽酸液直接進入二級萃取罐,二級萃取操作同一級萃取,經過二級萃取的鹽酸進入二級萃取儲罐,一般無需二級萃取,二級萃取罐與一級萃取罐并行使用。
萃取劑的洗脫原理
萃取劑在達到一定處理量后,趨于飽和,處理效果下降或失去處理能力,需要將與之結合的鐵離子洗脫,使其得以再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海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安徽海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49214.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