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即食綠豆餅及其制作工藝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47641.X | 申請日: | 2013-08-1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0457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7 |
| 發明(設計)人: | 程江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安徽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A21D13/08 | 分類號: | A21D13/08;A21D2/36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30000 ***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即食 豆餅 及其 制作 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即食食品,具體是涉及一種即食綠豆餅及其制作工藝。
背景技術
目前即食休閑食品發展迅猛,休閑類食品因其方便、快捷、種類多樣、口感怡人而備受我國的消費者特別是年輕人和兒童的青睞。休閑食品的原料大多是含有較多的淀粉類、油脂類、礦物質類和蛋白質類營養素,實際上蛋白質類即食休閑食品的種類還是比較少的,而以綠豆為主要成分的休閑食品更是少之又少。
目前市場上具有鮮明特色的綠豆食品就是綠豆糕點,綠豆湯等,加工產品形式單一,產品少。由于綠豆不論在營養還是保健方面,在日常生活中都具有廣泛的應用,所以綠豆食品的開發必將具有良好的前景。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種食用美味、方便、符合消費習慣、具有一定清熱解毒、補益元氣、解酒食功效作用的即食綠豆餅。
為了實現該目的,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即食綠豆餅,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綠豆70~90份;淀粉5~12份;小麥粉3~8份;
食鹽0.5~2份;復合磷酸鹽0.1~0.25份;單甘脂0.1~0.2份;
瓜爾豆膠0.1~0.5份;山梨酸鉀0.05~0.1份。
優選的,該即食綠豆餅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
綠豆75~85份;淀粉8~10份;小麥粉5~6份;
食鹽0.5~1.5份;復合磷酸鹽0.1~0.2份;單甘脂0.15~0.2份;
瓜爾豆膠0.2~0.5份;山梨酸鉀0.08~0.1份。
進一步的,還包括有5~8份的調味料包。
本發明的即食綠豆餅,產品富含蛋白質,具有清熱解毒、補益元氣、解酒食功效等保健功能。既可以開袋即食,亦可以開水沖泡使用,符合現代快節奏的消費需求以及消費習慣。攜帶、食用方便,是居家、旅游、休閑不可或缺的美食。
作為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即食綠豆餅的制作工藝,步驟如下:
①、磨漿
將綠豆清洗干凈,置于溫水中浸泡去綠豆皮,再使用磨漿機磨成綠豆漿;
②、調配
向綠豆漿中添加淀粉、小麥粉、食鹽、復合磷酸鹽、單甘脂、瓜爾豆膠和山梨酸鉀,攪拌均勻;
③、熟制
將②中調配好的物料經過制餅機熟制,并加工成綠豆餅;
④、干制
將③中加工的綠豆餅冷凍干燥。
優選的,所述步驟①中溫水與綠豆的重量比為1∶4,溫水的溫度為40~50℃。
優選的,所述步驟①中浸泡時間為4~6h。
優選的,所述步驟③中綠豆餅的直徑為2cm,厚度為0.2cm。
優選的,所述步驟④中冷凍干燥的時間為6~8h。
較為完善的是,還包括有包裝的步驟:將冷凍干燥后的綠豆餅、調味料包進行包裝,即得成品。
本發明的即食綠豆餅的制作工藝,最大限度保持了綠豆的功效成分,同時按照現代食品加工技術,保證了傳統口味,又符合現代快速消費的消費觀念和現代化工業大規模生產的要求。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需要說明的是,各種原料均為市售食品級,或者依現有技術制備而得。
實施例1
麻辣味即食綠豆餅,包括以下原料:
綠豆80g;淀粉11g;小麥粉5.5g;食鹽1g;復合磷酸鹽0.15g;單甘脂0.175g;瓜爾豆膠0.35g;山梨酸鉀0.09g;麻辣味調味料包6.5g。
制作工藝步驟如下:
①、磨漿
將綠豆清洗干凈,置于溫水中浸泡去綠豆皮,溫水與綠豆的重量比為1∶4,溫水的溫度為45℃,浸泡時間為5h,再使用磨漿機磨成綠豆漿;
②、調配
按上述配比,向綠豆漿中添加淀粉、小麥粉、食鹽、復合磷酸鹽、單甘脂、瓜爾豆膠和山梨酸鉀,攪拌均勻;
③、熟制
將②中調配好的物料經過制餅機熟制七分熟,并加工成直徑為2cm、厚度為0.2cm的圓形綠豆餅;
④、干制
將③中加工的綠豆餅進行冷凍,然后在冷凍干燥箱中進行冷凍干燥7h。
⑤、包裝
將冷凍干燥后的綠豆餅、麻辣味調味料包進行包裝,即得成品。
食用方法為拆開包裝后用開水沖泡食用。
實施例2
香甜味即食綠豆餅,包括以下原料:
綠豆75g;淀粉5g;小麥粉3g;食鹽0.5g;復合磷酸鹽0.1g;單甘脂0.1g;瓜爾豆膠0.4g;山梨酸鉀0.05g;香甜味調味料包8g。
制作工藝步驟如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安徽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未經安徽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47641.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紅薯粉條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種含噻蟲啉和聯苯菊酯的殺蟲組合物及其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