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竹棉混紡面料的生產工藝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347457.5 | 申請日: | 2013-08-1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5180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fā)明(設計)人: | 郭淑華;任學超;李飛 | 申請(專利權)人: | 郭淑華 |
| 主分類號: | D03D15/00 | 分類號: | D03D15/00;D03D13/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5000 安徽省淮北***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混紡 面料 生產工藝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竹棉混紡面料的生產工藝,屬于紡織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隨著人們物質水平和科學技術水平的發(fā)展,人們對衣著的需求已從耐穿轉向追求良好的服用性能,這已成為未來紡織面料發(fā)展的主要趨勢。因此,利用新型纖維與棉纖維混紡改善面料的服用性能是產、學、研發(fā)展的方向。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竹棉混紡面料的生產工藝,利用經(jīng)緯紗均為精梳的竹棉混紡紗制織,經(jīng)印染加工處理后,做出的服裝具有吸濕透氣、懸垂保形、易洗易干、涼爽舒適、光澤柔和和抑菌保健等特性。
本發(fā)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竹棉混紡面料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竹棉混紡紗的制備
開清棉:輕打多松,適當減慢A092給棉機與A076成卷機的打手速度,以減輕纖維損傷及返花造成的棉結;
梳棉:采用“輕定量、低車速、較大隔距,降低錫林刺輥轉速,適當放大錫林與蓋板、刺輥與給棉板的隔距”。以減少纖維損傷,保證纖維伸直、平行分離;
并條:采用“輕加壓、大隔距、中定量、低車速”的工藝;
粗紗:采用“大隔距、小張力、中加壓、后區(qū)牽伸偏大、輕定量”的工藝原則,同時粗紗捻系數(shù)比正常純棉紗加10-20%;
細紗:主要降低成紗條干CV%、細節(jié)、粗節(jié)和棉結為重點,采用合理的后區(qū)牽伸倍數(shù),適當?shù)你Q口隔距,并使用軟彈性皮輥;
筒子工序:要控制好車間溫濕度,防止紗線吸濕過大伸長變形,同時工藝上采用較大的張小的張力配置;
(2)織部
整經(jīng)工序:選用貝寧格整經(jīng)機,穩(wěn)定車速500-600轉/分,要求各班車速一致,以控制三均勻;
配漿工藝:漿料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磷酸酯變性淀粉?70-80、PVA?20-30、SL—90丙稀酸漿料20-30、SL—0丙稀酸漿料?2-4,將上述原料混合后加入適量的水攪拌均勻制成固含量為10-15%的漿料即可;
漿紗工藝:采用“中上漿、低粘度、重被覆、求滲透、小張力、輕加壓”的工藝,選擇祖克S432漿紗機,漿槽溫度88-92℃,烘房溫度100-115℃;漿紗分區(qū)張力:退繞張力500-550?N、喂入張力200-250N、濕區(qū)張力400-450N、干區(qū)張力1200-1300N、卷繞張力2000-2200N、壓紗力2200-2500N;車速和回潮需相配合,車速稍慢在35-55米/分,回潮率在7.5-9%;
織造工序:在舒美特噴氣織機上織造,采用“小張力、中開口、低后梁”的工藝,開口時間為280-300°,溫度為25-28℃,車速控制在550-600轉/分,相對濕度控制在65-68%,該織物為(1/1+3/1)小提花組織,即為1/1平紋在前3/1在后的穿綜方法,邊部穿法由原來利用3/1地組織,后另外增加1、2兩頁綜框,用2/2獨立邊。
本發(fā)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fā)明竹棉混紡面料就是利用經(jīng)緯紗均為精梳的竹棉混紡紗制織,所得面料經(jīng)印染加工處理后,做出的服裝具有吸濕透氣、懸垂保形、易洗易干、涼爽舒適、光澤柔和和抑菌保健等特性。加之竹纖維具有特殊的結構,截面呈高度“中空”被稱為“會呼吸的面料”和“綠色面料”,有關方面檢測竹纖維還,有獨特的抗菌功能。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竹棉混紡面料的生產工藝,包括以下步驟:
(1)竹棉混紡紗的制備
開清棉:輕打多松,適當減慢A092給棉機與A076成卷機的打手速度,以減輕纖維損傷及返花造成的棉結;
梳棉:采用“輕定量、低車速、較大隔距,降低錫林刺輥轉速,適當放大錫林與蓋板、刺輥與給棉板的隔距”。以減少纖維損傷,保證纖維伸直、平行分離;
并條:采用“輕加壓、大隔距、中定量、低車速”的工藝;
粗紗:采用“大隔距、小張力、中加壓、后區(qū)牽伸偏大、輕定量”的工藝原則,同時粗紗捻系數(shù)比正常純棉紗加15%;
細紗:主要降低成紗條干CV%、細節(jié)、粗節(jié)和棉結為重點,采用合理的后區(qū)牽伸倍數(shù),適當?shù)你Q口隔距,并使用軟彈性皮輥;
筒子工序:要控制好車間溫濕度,防止紗線吸濕過大伸長變形,同時工藝上采用較大的張小的張力配置;
竹棉混紡紗的質量指標如下表: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郭淑華,未經(jīng)郭淑華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47457.5/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 上一篇:一種物流地址信息單據(jù)
- 下一篇:一種蒽醌法雙氧水萃取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