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用于反應釜的攪拌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347134.6 | 申請日: | 2013-08-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943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0 |
| 發明(設計)人: | 楊辰;潘經鏞;王國林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電氣鈉硫儲能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1J8/10 | 分類號: | B01J8/10 |
| 代理公司: | 上海兆豐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有限合伙) 31241 | 代理人: | 倪繼祖 |
| 地址: | 201815 上***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用于 反應 攪拌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反應釜的攪拌裝置。
背景技術
在反應釜中攪拌液體或固體懸浮液的時候,一般的方法是下端帶有攪拌葉片的攪拌軸,讓其以一定的速度旋轉,使攪拌液流動,最終把攪拌液攪拌均勻。
在攪拌過程中,有些小的顆粒,會自動凝聚成團,現有攪拌裝置無法有效地把已經聚成團的顆粒打散,即使把旋轉的速度提高效果也不明顯。這些聚成團的顆粒會影響最后的攪拌均勻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上述問題而提供了一種結構簡單,利用碰撞把聚成團的顆粒打散的用于反應釜的攪拌裝置。
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
本發明的一種用于反應釜的攪拌裝置,包括安裝于所述反應釜頂面中心處、豎向設置且下端設有低速攪拌葉片的低速攪拌軸,所述低速攪拌葉片設于所述反應釜的底部,所述攪拌裝置還包括至少一個安裝于所述反應釜頂面且距離該頂面中心1/2半徑處的、豎向設置的、轉動方向與所述低速攪拌軸相反的高速攪拌軸,所述高速攪拌軸的下端設有高速攪拌葉片,且該高速攪拌葉片設于所述反應釜的中部。
上述的一種用于反應釜的攪拌裝置,其中,所述高速攪拌葉片的回轉半徑是所述低速攪拌葉片的回轉半徑的15%-25%。
上述的一種用于反應釜的攪拌裝置,其中,所述高速攪拌軸的轉速是所述低速攪拌軸轉速的20倍。
本發明在低速攪拌軸的旁邊增加至少一個高速攪拌軸,且高速攪拌軸的旋轉方向和低速攪拌軸的旋轉方向相反,這樣高速攪拌葉片和低速攪拌葉片周圍的液體旋轉方向也相反,液體和液體會發生碰撞,利用碰撞把聚成團的顆粒打散,達到攪拌均勻的效果,解決了液體或固體懸浮液中小顆粒凝聚的問題。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另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實施例1
請參閱圖1,圖中示出了本發明攪拌裝置的一種實施方式,包括安裝于反應釜1頂面中心處、豎向設置且下端設有低速攪拌葉片3的低速攪拌軸2,低速攪拌葉片3設于反應釜的底部1,反應釜1頂面為圓形,其半徑為R,反應釜1的高度為H,本發明攪拌裝置還包括一安裝于反應釜1頂面且距離該頂面中心R/2處的、豎向設置的、轉動方向與低速攪拌軸2相反的高速攪拌軸4,高速攪拌軸4的下端設有高速攪拌葉片5,且該高速攪拌葉片5設于反應釜H/2高度處。
高速攪拌葉片5的回轉半徑是低速攪拌葉片3的回轉半徑的15%-25%。
高速攪拌軸4的轉速是低速攪拌軸2轉速的20倍。
由于高速攪拌軸4的旋轉方向和低速攪拌軸2的旋轉方向相反,這樣高速攪拌葉片5和低速攪拌葉片3周圍的液體旋轉方向也相反,液體和液體會發生碰撞,利用碰撞把聚成團的顆粒打散,達到攪拌均勻的效果。
實施例2
請參閱圖2,圖中示出了本發明攪拌裝置的另一種實施方式,在實施例1的基礎上,又增設了一下端帶有高速攪拌葉片7的高速攪拌軸6,該高速攪拌軸6與高速攪拌軸4呈左右對稱地設置于低速攪拌軸2的兩側。
以上實施例僅供說明本發明之用,而非對本發明的限制,有關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和范圍的情況下,還可以作出各種變換或變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術方案也應該屬于本發明的范疇,應由各權利要求所限定。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電氣鈉硫儲能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上海電氣鈉硫儲能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47134.6/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風力發電機組中的起重機
- 下一篇:移動式簡易龍門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