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單向旋轉鐓鍛機及工作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45934.4 | 申請日: | 2013-08-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9462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0 |
| 發明(設計)人: | 楊東佐 | 申請(專利權)人: | 楊東佐 |
| 主分類號: | B21J9/06 | 分類號: | B21J9/06;B21J13/14;B23D23/00;B23D35/00;B23D33/02;B23D33/00 |
| 代理公司: | 廣州中浚雄杰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44254 | 代理人: | 劉各慧 |
| 地址: | 510800 廣東省廣州***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單向 旋轉 鐓鍛機 工作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鐓鍛機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術
傳統的鐓鍛機,沖模和凹模均被固定在對應的座體上,這種結構的鐓鍛效率低、進料和出料都比較麻煩。?
為了能提高生產效率,后來發展成為鐓鍛工序間的換位是由沖頭的來回運動來實現。這種鐓鍛機,結構復雜,特別不易實現高速鐓鍛。為了解決高速鐓鍛的問題,專利號為ZL87105260.1的發明專利中,公開了一種多工位凹模回轉高速鐓鍛機,該發明在回轉凹模座上提供至少三個以上的凹模,滑塊上要裝與凹模座的凹模相對應并且數目相同的沖模;其進料位置的凹模與第一次成型位置的凹模是同一個凹模,出料位置的凹模與工件最后成型位置的凹模是同一個凹模。由剪料位置夾持坯料到進料位置前,沖模向遠離凹模的方向運動的行程需大于坯料長度,然后將坯料由剪料位置夾持到進料位置,再由第一次成型的沖模將坯料沖入凹模內第一次鐓鍛成型。工件頂出時,沖模需向遠離凹模的方向復位且其運動行程需大于工件的長度。這種鐓鍛機,由于在進料位置和出料位置的凹模均用于成型,一方面進料和出料均需占用工件鐓鍛成型的時間,影響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為了有足夠的進料和出料空間,沖模的行程必需超過坯料或工件的長度,這不但大大降低了鐓鍛機的工作速度,增加了大滑塊的行程磨損和機器的運動耗能,而且大大增加了鐓鍛機設備的體積和成本。?
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在申請號為201020124750.1的專利文獻中公開了一種多工位凹模回轉鐓鍛機,具體公開了多工位凹模回轉鐓鍛機包括大滑塊、固定在大滑塊上的沖模組件,使大滑塊來回運動的大滑塊驅動機構,凹模組件,剪料夾料機構,工件頂出機構,使凹模轉動設定位置的凹模分度裝置,使凹模在設定位置停止的凹模定位裝置,頂料機構;凹模組件包括僅可相對機座旋轉的凹模座,沿凹模周向均勻分布在凹模座內的二個或二個以上的凹模;凹模的個數比沖模的個數多兩個,包括進料位置的凹模、出料位置的凹模和成型位置與沖模一一對應的凹模;在沖模一側對應進料的凹模位置設有將坯料推進進料位置的凹模內的坯料推進機構,在沖模一側的大滑塊上設有避空剪料夾料機構、坯料推進機構的避空空間、對應出料位置設有工件被頂出時的出料避空位。?
上述結構的鐓鍛機,由于凹模的個數比沖模的個數多兩個,因此,進料凹模和出料凹模與沖模錯位,這樣,沖模的運動行程可小于坯料的長度,而且在鐓鍛時也可進料,從而解決了傳統鐓鍛機的技術問題。?
但上述公開的鐓鍛機中,凹模座旋轉,則頂針跟隨一起旋轉,頂針的一端與頂針限位抵擋件接觸,而頂針限位抵擋件固定不動,因此,在頂針和頂針限位抵擋件之間會產生較大的摩擦力,很容易使頂針變形或折斷,從而造成該鐓鍛機無法工作。?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單向旋轉頂針可調節的鐓鍛機及其工作方法。?
解決上述技術問題的技術方案是:單向旋轉鐓鍛機包括沖模組件、凹模組件、凹模旋轉機構、頂料機構及驅動沖模組件運動的沖模組件驅動機構,所述的凹模組件包括凹模固定座、設在凹模固定座內的凹模座和設在凹模座內的凹模;所述的凹模旋轉機構驅動凹模座旋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頂料機構包括頂針、頂桿、頂出桿及驅動頂出桿向凹模方向運動的頂料驅動裝置;在凹模座內對應于每一凹模設有所述的頂針;頂桿為臺階桿,頂桿的大端部設在凹模座內,頂桿的小端伸出凹模座;當凹模座旋轉時,頂出桿和頂桿分離,當需要頂料時,頂出桿頂置頂桿。?
單向旋轉鐓鍛機的工作方法是:?
(1)坯料被推入到凹模內時,頂針及頂桿一同后退,由頂桿的大端部對頂針的后退位置進行限位并抵擋住頂桿。
(2)然后,沖模組件驅動機構帶動沖模組件運動,沖模組件對坯料進行鐓鍛。?
(3)完成一次鐓鍛后,凹模旋轉機構驅動凹模座旋轉,凹模座帶動凹模、頂針和頂桿一同旋轉,當凹模座旋轉時,頂出桿和頂桿分離。?
(4)凹模座旋轉完成后,頂料驅動裝置驅動預頂出桿和頂出桿向凹模方向運動,預頂出桿推動與預頂出桿對應的頂桿和頂針運動,并由與預頂出桿對應的頂針推動凹模內對應的工件向外運動,同時,頂出桿推動出料的凹模對應的頂桿和頂針運動,并由頂針頂出出料的凹模內對應的工件。
(5)重復上述步驟(1)至步驟(4)進行下一次鐓鍛。?
上述結構及工作方法,當凹模座旋轉時,頂出桿和頂桿分離,當需要頂料時,頂出桿頂置頂桿,因此,凹模座旋轉時,頂針不容易變形,也不容易折斷,鐓鍛機的工作可靠性好,且壽命長。?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楊東佐,未經楊東佐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45934.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