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用于傳送電子器件的傳送裝置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345430.2 | 申請日: | 2013-08-09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569648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2-12 |
| 發(fā)明(設計)人: | 史澤棠;蔡培偉;陳詠斯;卓佐憲;周子雋 | 申請(專利權)人: | 先進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5G47/29 | 分類號: | B65G47/29;B65G47/91 |
| 代理公司: | 北京申翔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14 | 代理人: | 周春發(fā) |
| 地址: | 新加坡2義順*** | 國省代碼: | 新加坡;SG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用于 傳送 電子器件 裝置 | ||
1.一種用于傳送電子器件的傳送裝置,該傳送裝置包含有:
傳輸軌道,其用于傳送成行的電子器件,在成行的電子器件的前面具有領先的電子器件;
第一真空通道和第二真空通道,其和傳輸軌道相連接,該第一真空通道和第二真空通道被操作來產(chǎn)生真空力以分別在第一器件位置和第二器件位置抵靠于傳輸軌道固定電子器件,以致于在電子器件之間不存在重疊;以及
第一傳感器和第二傳感器,其相對于傳輸軌道設置,第一傳感器被操作來在第一器件位置檢測領先的電子器件存在與否以將領先的電子器件從傳輸軌道處移離,當領先的電子器件從第二真空通道沿著傳輸軌道被傳送至第一真空通道時,第二傳感器被操作來在位于第一器件位置和第二器件位置之間的傳感器位置檢測領先的電子器件存在與否。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傳送裝置,其中,該第二真空通道被操作來產(chǎn)生真空力,以根據(jù)位于傳感器位置的第二傳感器對領先的電子器件的檢測抵靠于傳輸軌道將和領先的電子器件相鄰的電子器件固定在第二器件位置,以便于在領先的電子器件與相鄰的電子器件之間保持有間隔距離。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傳送裝置,該裝置還包含有:蓋體,其用于封蓋電子器件,該蓋體包含有氣體噴嘴,該氣體噴嘴用于引導氣體朝向領先的電子器件以朝向第一真空通道推擠領先的電子器件。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傳送裝置,該裝置還包含有:彈出器,其設置在彈出器通道的內部,該彈出器被操作來從彈出器通道處伸出以推動領先的電子器件離開第一真空通道,而有助于在第一器件位置將領先的電子器件從傳輸軌道處移離。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傳送裝置,其中,該彈出器是銷。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傳送裝置,其中,該彈出器被配置來推動領先的電子器件離開第一真空通道一段大約1.5毫米的距離。
7.一種測試分選機,其包含有:
測試裝置,用于測試電子器件的工作特性;
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傳送裝置,用于傳送電子器件;以及
吸附設備,用于將電子器件從傳送裝置傳送至測試裝置。
8.一種使用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傳送裝置的傳送電子器件的方法,該方法包含有以下步驟:
將電子器件沿著傳輸軌道從第二真空通道傳送至第一真空通道;
使用第二傳感器在傳感器位置檢測領先的電子器件;
根據(jù)位于傳感器位置的第二傳感器對領先的電子器件的檢測,激活第二真空通道以產(chǎn)生真空力,而在第二器件位置抵靠于傳輸軌道將和領先的電子器件相鄰的電子器件固定,以便于在領先的電子器件與相鄰的電子器件之間保持有間隔距離;
使用第一傳感器在第一器件位置檢測領先的電子器件;以及
從傳輸軌道處移除領先的電子器件。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該激活第二真空通道的步驟還包含有:跟隨第二傳感器檢測領先的電子器件出現(xiàn)之后,第二傳感器檢測領先的電子器件缺失。
10.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該從傳輸軌道處移除領先的電子器件的步驟還包含有:在第一傳感器檢測領先的電子器件出現(xiàn)之后一段預定時間,接著去激活第一真空通道。
11.如權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預定時間是在3至5毫秒之間。
12.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該方法還包含有以下步驟:
使用氣體噴嘴引導氣體朝向領先的電子器件,以朝向第一真空通道推擠領先的電子器件。
13.如權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該方法還包含有以下步驟:
一旦氣體噴嘴被激活來引導氣體朝向領先的電子器件,那么去激活第二真空通道。
14.如權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該方法還包含有以下步驟:
一旦第二傳感器檢測到領先的電子器件出現(xiàn),那么去激活氣體噴嘴,以防止相鄰的電子器件與領先的電子器件接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先進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未經(jīng)先進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45430.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