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半自磨機頑石自返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343213.X | 申請日: | 2013-08-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5749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23 |
| 發明(設計)人: | 王星亮;馮江;魏霞;段偉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冶北方(大連)工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02C23/12 | 分類號: | B02C23/12;B02C23/02 |
| 代理公司: | 鞍山貝爾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21223 | 代理人: | 顏偉 |
| 地址: | 116600 遼*** | 國省代碼: | 遼寧;2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頑石 裝置 |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選礦車間配置領域,特別涉及一種半自磨機頑石自返裝置。
背景技術
隨著鐵礦選礦廠大型化的發展,半自磨,自磨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自磨/半自磨技術日臻完善成熟,自磨/半自磨工藝流程具有流程先進可靠,設備大型高效,投資省見效快,無粉塵污染,粉磨流程短等特點。濕式半自磨流程比常規碎磨流程大為簡化,可節省碎磨綜合投資和生產費用,并能改善工作環境,生產工藝對含泥、含水量大的礦石適應性強。而且基建周期短,生產操作人員較少。目前根據礦石軟硬程度和自磨功指數高低,國內半自磨工藝流程可劃分為半自磨(SAG)?流程,半自磨+球磨(SAB)?流程,半自磨+球磨+破碎(SABC?)流程。其中半自磨+球磨(SAB)?工藝流程簡單,設備配置簡單緊湊,投資較省等優點廣泛被各大選礦廠采用。
半自磨+球磨(SAB)?工藝流程無頑石破碎,半自磨機通常用直線篩作為一段分級設備,直線篩配置在半自磨排礦段。篩上頑石等大粒度顆粒采用普通膠帶機運出主廠房經過倒運后返到半自磨機給礦膠帶機上。這種配置頑石返回工藝需采用多條膠帶機進行倒運,同時膠帶機需要提升至一定高度,增加了膠帶機長度,環節復雜,增加生產操作工序以及運行成本。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半自磨機頑石自返裝置,采用一臺大傾角膠帶輸送機代替原有多條膠帶機的方式,以減少操作環節,降低投資與運行成本,提高設備作業率。
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半自磨機頑石自返裝置,包括來礦膠帶機、半自磨機、加球桶、直線振動篩及各設備間給、排礦漏斗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線振動篩位于半自磨機的一側,直線振動篩篩上漏斗與半自磨機的給礦平臺之間配置大傾角膠帶機。
所述的大傾角膠帶機采用具有波狀擋邊和橫隔板的輸送帶,輸送傾角為0-90度。半自磨排礦篩上產品粒度大約在50mm~12mm,含水量10%左右,完全符合大傾角膠帶輸送物料工藝要求。
所述直線振動篩配置在半自磨機無電機一側。直線篩篩上大粒度物料給入大傾角膠帶尾部水平段,然后通過大傾角運輸方式給入半自磨機給礦平臺,直接返回半自磨機。
本發明半自磨機頑石自返裝置的自返工藝如下:給入主廠房的礦石通過來礦膠帶機給入到半自磨機中,同時通過加球桶添加鋼球。礦石經過半自磨機磨礦后由排礦端半自磨機排礦漏斗給入直線振動篩中,篩下物料由直線篩篩下溜槽給入下一步作業中,篩上大顆粒頑石由直線篩篩上漏斗給入大傾角膠帶尾部水平段,然后通過大傾角運輸方式給入半自磨機給礦平臺,與來礦膠帶機一同通過頭部漏斗返回半自磨機中,完成頑石返回自磨機流程。設計中可以根據不同礦石性質,篩分效率以及篩上物料含水量等技術數據,合理選擇大傾角膠帶機的傾角度數(0~90°),膠帶機擋邊類型等相關參數,使其滿足工藝要求。
本發明通過采用一臺大傾角膠帶輸送機代替原有多條膠帶機的方式,減少了操作環節,降低了投資與運行成本,提高了設備作業率。同時具有配置合理緊湊,占地小,運行穩定等優點。目前常用的頑石返回系統通常需要經過三條膠帶機經過倒運返回至給入球磨膠帶機上,由于工業生產中半自磨機規格較大,給礦膠帶機與直線篩篩下頑石膠帶高差至少有15m,這樣導致返回膠帶機需要至少100m的水平距離才能返回到給礦膠帶機上,增加了磨礦倉到主廠房距離,給礦膠帶與頑石返回膠帶通廊長度大,增加了工業場地面積和土建投資。采用大傾角膠帶機具有簡化流程,減少通廊車間占地面積,方便管理等優勢。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半自磨機頑石自返裝置的主視圖;
圖2為圖1的A-A視圖;
圖3為圖1的B-B視圖;
圖4為圖1的C-C視圖。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說明。
如圖1~4所示,本發明一種半自磨機頑石自返裝置,包括來礦膠帶機1、半自磨機2、加球桶9、直線振動篩3及各設備間給、排礦漏斗溜槽,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直線振動篩3位于半自磨機2的一側,直線振動篩3篩上漏斗8與半自磨機2的給礦平臺之間配置大傾角膠帶機4。所述直線振動篩3配置在半自磨機2無電機一側。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冶北方(大連)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中冶北方(大連)工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43213.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