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垂直分揀機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342891.4 | 申請日: | 2013-08-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87115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13 |
| 發明(設計)人: | 陸夔;劉宇朗;蔡正君;金璐芳;楊振華 | 申請(專利權)人: | 陸夔;劉宇朗;蔡正君;金璐芳 |
| 主分類號: | B65G21/10 | 分類號: | B65G21/1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00232 上海***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垂直 分揀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用于快遞物流行業的輸送設備,具體涉及一種垂直分揀機。
背景技術
目前,市場上的垂直分揀機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第一,由于短皮帶機的皮帶跑偏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較好的解決,所以市場上的短皮帶機通常采用條形帶,一個皮帶機上裝有數條條形帶,這些條形帶等間距分布在皮帶機的床身板上,傳遞動力的滾筒為腰鼓形,以固定條形帶,滾筒的加工較為困難,制造成本較大,同時,在傳遞貨物時每條條形帶的受力情況變化很大,故條形皮帶較容易損壞。第二,升降機構采用連桿機構傳遞動力,在設計的時候必須準確知道升降的最小與最大高度,只有這樣才能確定最優的連桿機構,如果升降的高度有變化就需要重新設計連桿機構,不便于調整,同時連桿機構全都固定在升降皮帶機的正上方,由于快遞行業對皮帶機有凈空要求,所以框架都會高于皮帶機很多,制造這樣的框架需要耗費大量的材料,安裝、維護時要登高操作,安全性和穩定性都有較差。第三,連桿的設計、制造和裝配都有很高的要求,不易操作。第四,垂直分揀機的升降高度不確定,不便于批量化、標準化生產。第五,每小時只能處理800-1000件貨物,分揀能力較弱。第六,無緩沖裝置,升降速度恒定。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了克服現有技術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種易于加工、工作效率高、穩定性好、便于維護、適于批量生產的垂直分揀機。
本發明是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的:一種垂直分揀機,包括支撐框架及設置于支撐框架上的升降皮帶機和液壓升降機構,所述液壓升降機構包括液壓站、由伺服電機驅動的油泵、油管、油缸、連接桿、滑輪組、鋼絲繩及控制電路系統,所述液壓站通過所述油泵、所述油管驅動所述油缸,所述連接桿與所述油缸的活塞桿固定連接,所述鋼絲繩的一端與所述連接桿固定連接,所述鋼絲繩的另一端通過所述滑輪組與所述升降皮帶機固定連接,所述控制電路系統與所述伺服電機電連接。
包括兩根所述鋼絲繩,所述油缸依次通過所述連接桿、兩根所述鋼絲繩、所述滑輪組與所述升降皮帶機固定連接。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設計、制造、安裝簡單方便,升降平穩,皮帶機升降定位好,分揀工作效率高,便于維護,適于批量生產。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的側面結構示意圖;
圖2是圖1的俯視圖;
圖3是圖1的左視圖。
在圖中:1-支撐框架;2-升降皮帶機;3-油缸;4-連接桿;5-滑輪組;6-鋼絲繩。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詳細描述。
如圖1-圖3所示,一種垂直分揀機,包括支撐框架1及設置于支撐框架1上的升降皮帶機2和液壓升降機構,液壓升降機構包括液壓站、由伺服電機驅動的油泵、油管、油缸3、連接桿4、滑輪組5、鋼絲繩6及控制電路系統,液壓站通過油泵、油管驅動油缸3,連接桿4與油缸3的活塞桿固定連接,鋼絲繩6的一端與連接桿4固定連接,鋼絲繩6的另一端通過滑輪組5與升降皮帶機2固定連接,控制電路系統與伺服電機電連接。
作為優選的實施方式,如圖1、圖2所示,本發明設置有兩根鋼絲繩6,油缸3依次通過連接桿4、兩根鋼絲繩6、滑輪組5與升降皮帶機2固定連接。
本發明具有以下優點。第一,本發明采用在床身板上設置有限位結構的新型升降皮帶機2,這種皮帶機能夠有效防止皮帶跑偏,也使得本發明設計制造更加簡單方便。第二,在本發明中,液壓升降機構由油缸3、滑輪組5以及鋼絲繩6構成,通過長度適中的鋼絲繩6即可將油缸3的動力傳遞給皮帶機,控制皮帶機升降,這使得油缸3的安裝位置更加不受約束,更便于安裝,其安裝不易受其他部件干擾。另外,本發明采用一根油缸3帶動兩根鋼絲繩6,可以較好的解決升降同步性的問題,確保皮帶機平穩升降,同時兩根鋼絲繩6在液壓缸伸縮時自然形成一個加速與減速的過程,減少速度慣量對設備的沖擊。第三,本發明的液壓升降系統由伺服電機帶動油泵工作,通過控制電機的速度改變進油量,可以使皮帶機的升降動作由慢到快再到慢,可以較好的定位皮帶機。第四,本發明的垂直分揀機的處理能力可以達到每小時2000-2500件貨物,具有較高的處理速度。第五,本發明便于維護與批量化生產。
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內容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的簡單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均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陸夔;劉宇朗;蔡正君;金璐芳,未經陸夔;劉宇朗;蔡正君;金璐芳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4289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