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蘆筍栽培專用多元中藥復合肥料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342401.0 | 申請日: | 2013-08-08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9619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0 |
| 發明(設計)人: | 尤紅惠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市相城區興湖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 |
| 主分類號: | C05G1/00 | 分類號: | C05G1/00 |
| 代理公司: | 蘇州廣正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徐萍 |
| 地址: | 215000 江***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蘆筍 栽培 專用 多元 中藥 復合肥料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作物肥料領域;具體涉及的是一種蘆筍栽培專用多元中藥復合肥料。
背景技術
蘆筍為百合科天門冬屬中的多年生宿根植物。蘆筍質地細嫩、鮮美芳香、營養豐富,是一種名貴的蔬菜。其含有豐富的組織蛋白、葉酸、核酸,以及鋅、錳、鉬、硒、鉻等微量元素,并含有天門冬酰胺、槲皮黃酮、洋菝契皂角甙、香豆素和蘆丁等藥效成分,是世界公認的健康食品和抗癌食品。在南方全年生長,北方地區冬季進入休眠狀態。蘆筍適應性強,易栽培,對氣溫要求不嚴,在栽培中還有用工少、管理方便、產量高等優點,成為中國出口創匯的主要蔬菜產品之一。蘆筍在國內市場上也越來越受到國人的青睞。因此,擴大蘆筍種植,提高產量效益是發展高效農業,增加農民收入的有效途徑。
然而目前關于蘆筍的研究主要集中栽培技術上,針對該肥料的研究報道鮮少。
發明內容
本發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了一種蘆筍栽培專用多元中藥復合肥料。
本發明通過以下方法實現上述目的。
一種蘆筍栽培專用多元中藥復合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復合肥料的原料由以下重量比的成份組成: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比的成份組成:嗜酸乳桿菌1-3份、地衣芽孢桿菌2-4份、枯草芽孢桿菌3-5份、黃腐酸鉀2-4份、豆餅20-30份、花生餅10-30份、磷礦粉10-15份、硼砂5-8份、氯化鈣4-6份、可溶性殼聚糖4-6份、生豬屠宰場下腳料10-20份、泥炭20-30份、碳銨35-45份、磷酸二銨20-30份、氯化鉀5-10份、硫酸鋅1-2份、硼酸1-2份、硫酸錳5-10份、麥飯石粉25-30份、鈣石粉5-10份,膨潤土20-25份、硫脲5-15份、硅藻土10-20份、磷礦粉10-20份、腐植酸鈉5-15份、脯氨酸10~25份、甲硫氨酸15~20份、甘氨酸16~23份、蘇氨酸26~33份、酪氨酸5-15份、花椒20-30份、銀杏種皮20-30份、蛇床子20-30份、苦楝皮10-30份、使君子15-25份、五倍子1-15份、毛冬青5-15份、苦參堿5-10份、皂角5-10份、黃芩10-15份。
一種蘆筍栽培專用多元中藥復合肥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豆餅、花生餅、生豬屠宰場下腳料、泥炭混合均勻,將嗜酸乳桿菌、地衣芽孢桿菌、枯草芽孢桿菌溶解完全后,上述物質置入池中混合腐漚,上部蓋上塑料薄膜,進行3-5天預發酵。然后將塑料薄膜揭去,并且進行攪拌,讓混合物接觸氧氣,逐漸升高溫度,從常溫到45℃,保持2-3天,然后從(45℃升到60℃),保持時間為3-5天,然后將溫度降至常溫,保持7-10天左右,直至有機廢棄物完全熟化,熟化后,烘干,粉碎,過80目篩,得到熟化有機粉;
(2)將黃腐酸鉀、磷礦粉、硼砂、氯化鈣、可溶性殼聚糖、碳銨、磷酸二銨、氯化鉀、硫酸鋅、硼酸、硫酸錳、麥飯石粉、鈣石粉、膨潤土、硫脲、硅藻土、磷礦粉、腐植酸鈉、脯氨酸、甲硫氨酸、甘氨酸、蘇氨酸、酪氨酸按照設定好的比例進行混合,攪拌均勻,加入適量的水進行溶解,邊加水邊攪拌,一直攪拌至完全溶解;
(3)將步驟(1)和步驟(2)中得到的混合物繼續混合、攪拌均勻,加入花椒、銀杏種皮、蛇床子、苦楝皮、使君子、五倍子、毛冬青、苦參堿、皂角、黃芩所述重量份數,經常規烘干、造粒、包裝程序制得到專用微生物肥料
有益效果
上述栽培具備以下優點:
1、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以模式化的方式系統地提出成套制備技術措施,可操作性強,使用方便;
2、本發明主要依據相關的農業氣候條件,蘆筍植株生長發育特點,配置了特有多元化肥料配方,所以栽培效果穩定可靠,蘆筍品質有保障;
?3、本發明中肥料無公害、低殘留,提高了蘆筍的成活率以及產品品質,提高了農民的收益;
4、本發明的肥料配方為多元生物有機、中藥組分,無公害、低殘留、長肥效,滿足了該作物的正常、晚熟的生長需求,創造了市場價值。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下述各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對本發明并沒有限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市相城區興湖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未經蘇州市相城區興湖生態農業專業合作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42401.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內外圓仿形打磨拋光維修小車
- 下一篇:氣缸套內孔精鉸自動測量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