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活性黃染料化合物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342289.0 | 申請日: | 2013-08-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773073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5-07 |
| 發明(設計)人: | 王曉紅;歐其;汪仁良;呂建君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龍盛化工研究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09B62/513 | 分類號: | C09B62/513;C09B67/24;C09B67/26;D06P1/384;D06P3/66 |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黃美娟;冷紅梅 |
| 地址: | 312369 浙江省紹***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活性 染料 化合物 | ||
(一)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活性黃染料化合物,具體涉及一種具有腙式結構的活性黃染料化合物。
(二)背景技術
活性染料在染色過程中,與纖維發生共價鍵結合的同時,還會與介質,特別是水溶液發生水解等反應,生成水解染料等不能發生共價鍵結合的染料,導致固色率偏低,一般僅在50~80%,不僅造成了資源浪費,而且降低了紡織品的色牢度特別是濕處理牢度,未固著的染料進入廢水中,還嚴重污染了環境。
另外,隨著人們對紡織品生態環保性能要求的提高,對活性染料的耐汗光牢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當人們著裝在戶外工作或運動時,往往要大量出汗。紡織品在汗液浸漬的同時,還受到烈日的暴曬,其褪色程度比汗液和光單獨作用時都嚴重。脫離紡織品的染料及其反應副產物還會直接接觸皮膚,對人體的使用安全性造成侵害。棉用活性染料耐汗-光牢度的問題目前比較突出。
(三)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類經濟的、具有腙式結構的新型活性黃染料化合物,該化合物不僅具有優異的耐汗-光牢度,還具有極高的固色率、較好的染深性、較佳的勻染性和濕處理牢度,且非固著部分易于洗除。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活性黃染料化合物,結構如下式(Ⅰ)所示:
式(Ⅰ)中:
Y1、Y2各自獨立為-CH=CH2或-C2H4OSO3M1,M1、M2為H或堿金屬。
式(Ⅰ)中,-SO2Y1、-SO2Y2優選為間位或對位取代。
所述的式(Ⅰ)化合物優選為下式之一:
優選的,所述化合物中,M1、M2優選為H、Li、Na或K,更優選為H或Na。
本發明還涉及制備所述黃色活性染料化合物的方法,本發明所述的式(Ⅰ)的黃色活性染料化合物,可以游離酸(M為H)或優選以堿金屬鹽(M為堿金屬)的形式來制備,按照通常的方法,它可以方便地游離酸形式轉化成堿金屬鹽的形式或者由堿金屬鹽形式轉化為游離酸形式,所述的堿金屬鹽可以為鋰鹽、鈉鹽或鉀鹽。具體的,所述方法包括:先將式(a)、(b)和(c)的化合物在鹽酸的存在下,按照本領域常規方法,與亞硝酸鈉在0℃~10℃進行重氮化,所得重氮化物再與式(d)所示的化合物在pH值2~7的條件下進行偶合,制得所述黃色活性染料化合物;
式(a)~(d)中:
Y1、Y2各自獨立為-CH=CH2或-C2H4OSO3M1,M1、M2為H或堿金屬,所述的堿金屬選自Li、Na或K。M1、M2優選H或Na,所述方法可如下:
(1)重氮化:將式(a)所示的化合物原料加到水中攪拌均勻后,冷卻到0~5℃,加入鹽酸,維持0~5℃慢慢滴加亞硝酸鈉水溶液,在此溫度下攪拌0.5~2小時,用氨基磺酸消除過量的亞硝酸鈉,得到化合物(a)的重氮鹽;
(2)重氮化:將化合物(b)或(c)分別加到水中攪拌均勻后,冷卻到0~5℃,維持0~5℃慢慢滴加鹽酸和亞硝酸鈉,在此溫度下攪拌0.5~2小時,用氨基磺酸消除過量的亞硝酸鈉,分別得到化合物(b)或(c)的重氮鹽;化合物(b)和(c)優選為結構相同的芳胺,即式(Ⅰ)中,-SO2Y1、-SO2Y2優選為相同的取代基且取代位置相同;
(3)一次偶合:將化合物(d)加入水中,溶解后,將步驟(1)的重氮鹽加入到此溶解液中,調pH值5.3~6.5并控制溫度≤8℃,偶合反應2~5小時,得到一次偶合液;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龍盛化工研究有限公司,未經浙江龍盛化工研究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42289.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