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柔性材料的形變仿真方法和裝置在審
| 申請號: | 201310341910.1 | 申請日: | 2013-08-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25834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04 |
| 發明(設計)人: | 郭煜;李建英;劉平;秦璟;王平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專利商標事務所 44237 | 代理人: | 張全文 |
| 地址: | 518055 廣東省深圳*** | 國省代碼: | 廣東;4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柔性 材料 形變 仿真 方法 裝置 | ||
1.一種柔性材料的形變仿真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根據模型在下一時刻的預設位置和局部碰撞表面的位置,判斷所述模型在下一時刻是否發生碰撞;
如果所述模型在下一時刻發生碰撞,根據模型碰撞點的當前位置和預設位置進行計算,得到所述模型碰撞點的下一時刻的位移;
如果所述模型在下一時刻不發生碰撞,將所述模型在下一時刻的預設位置更新為所述模型的下一時刻的實際位置。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模型在下一時刻發生碰撞,根據模型碰撞點的當前位置和預設位置進行計算,得到所述模型碰撞點的下一時刻的位移之后,包括:
根據所述模型碰撞點的下一時刻的位移和公式計算所述模型碰撞點的內應力和外力的差值,其中,M為對角矩陣,和分別是位移對時間t的一階和二階導數,α為常量系數,trn為外力,tfn為內應力。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所述模型碰撞點的下一時刻的位移和公式計算所述模型碰撞點的內應力和外力的差值之后,包括:
根據公式以及所述模型碰撞點的內應力和外力的差值,計算所述模型非碰撞點的下一時刻的位移,其中,t+Δtun為下一時刻的位移,tun為當前時刻的位移,t-Δtun為前一時刻的位移,trn為外力,tfn為內應力,M為對角矩陣,γ1、γ2、γ3分別為系數。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模型在下一時刻發生碰撞,根據模型碰撞點的當前位置和預設位置進行計算,得到所述模型碰撞點的下一時刻的位移,包括:
如果所述模型在下一時刻發生碰撞,根據模型碰撞點的當前位置、預設位置和公式進行計算,得到所述模型碰撞點的預測位移的分量,其中,tempx為預設位置,tx為當前位置,和分別為預測位移的分量;
根據所述預測位移的分量、公式uy=|tx-LCS|和進行計算,得到所述模型碰撞點的實際位移分量,其中,tx-LCS是當前位置到局部碰撞表面在y方向上的位移,uxin和uzin分別是x、z方向上的最大位移,uxout和uzout分別是在有摩擦情況下的x、z方向上的最小位移;
根據所述模型碰撞點的實際位移分量和公式t+Δtu=tu+(t+Δtx-tx)=tu+[ux,uy,uz]T進行計算,得到所述模型碰撞點的下一時刻的位移。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據模型在下一時刻的預設位置和局部碰撞表面的位置,判斷所述模型在下一時刻是否發生碰撞之前,包括:
根據公式計算模型在下一時刻的預設位移,得到所述模型在下一時刻的預設位置,其中,t+Δtun為下一時刻的位移,tun為當前時刻的位移,t-Δtun為前一時刻的位移,trn為外力,tfn為內應力,M為對角矩陣,γ1、γ2、γ3分別為系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未經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41910.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短期風電功率組合預測方法
- 下一篇:反應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