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桿錐式對接機構的對接桿的彈性模量取值范圍的確定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40223.8 | 申請日: | 2013-08-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00041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0 |
| 發明(設計)人: | 陳小前;張翔;黃奕勇;韓偉;趙勇;姚雯;陳勇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 |
| 主分類號: | G06F19/00 | 分類號: | G06F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吳貴明;張永明 |
| 地址: | 410073 湖*** | 國省代碼: | 湖南;4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桿錐式 對接 機構 彈性模量 范圍 確定 方法 | ||
1.一種桿錐式對接機構的對接桿的彈性模量取值范圍的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S10:確定桿錐式對接機構的動力學方程式;
步驟S20:確定所述桿錐式對接機構的接觸區域內的法向接觸力和法向壓縮量之間的第一關系方程式,其中,所述法向壓縮量為所述對接桿的法向壓縮量和所述對接錐的法向壓縮量之和;
步驟S30:獲取一組被動端參數和多組主動端參數;
步驟S40:將一組所述被動端參數、多組所述主動端參數及所述第一關系方程式分別代入所述動力學方程式進行迭代計算得到與每組所述主動端參數一一對應的多個所述桿錐式對接機構的對接桿和對接錐在所述接觸區域內的法向接觸力的最大值;
步驟S50:確定所述接觸區域內的接觸應力與所述法向接觸力之間的第二關系方程式,將多個所述法向接觸力的最大值代入所述第二關系方程式,以得到多個所述接觸應力的最大值;
步驟S60:根據多組所述主動端參數中多個所述對接桿的彈性模量和多個所述接觸應力的最大值確定多個所述接觸應力的最大值和多個所述對接桿的彈性模量之間的關系曲線,根據所述關系曲線確定所述對接桿的彈性模量的取值范圍。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確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動力學方程式如下:
其中,所述n為模態疊加法中所采用的模態階數,所述為所述桿錐式對接機構的(n+6)×(n+6)階質量矩陣,所述為所述對接系統整體的廣義位移矢量的二階導數,所述θ1為對接桿端衛星的軸向偏離水平方向夾角,所述FN為所述法向接觸力,所述Fτ為切向接觸力,與均為所述動力學方程式的系數矩陣。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40223.8/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軟件加密盒
- 下一篇:回程鏈路下行傳輸實現方法、本地服務無線設備及基站
- 同類專利
- 專利分類
G06F 電數字數據處理
G06F19-00 專門適用于特定應用的數字計算或數據處理的設備或方法
G06F19-10 .生物信息學,即計算分子生物學中的遺傳或蛋白質相關的數據處理方法或系統
G06F19-12 ..用于系統生物學的建模或仿真,例如:概率模型或動態模型,遺傳基因管理網絡,蛋白質交互作用網絡或新陳代謝作用網絡
G06F19-14 ..用于發展或進化的,例如:進化的保存區域決定或進化樹結構
G06F19-16 ..用于分子結構的,例如:結構排序,結構或功能關系,蛋白質折疊,結構域拓撲,用結構數據的藥靶,涉及二維或三維結構的
G06F19-18 ..用于功能性基因組學或蛋白質組學的,例如:基因型–表型關聯,不均衡連接,種群遺傳學,結合位置鑒定,變異發生,基因型或染色體組的注釋,蛋白質相互作用或蛋白質核酸的相互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