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高杜仲雌株豐產園產杜仲籽產量的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40171.4 | 申請日: | 2013-08-07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43554A | 公開(公告)日: | 2014-06-11 |
| 發明(設計)人: | 羅眼科;王昌華;邵戰坡;郭秋果 | 申請(專利權)人: | 靈寶市天地科技生態有限責任公司 |
| 主分類號: | A01G1/00 | 分類號: | A01G1/00;A23B9/08 |
| 代理公司: | 鄭州紅元帥專利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楊妙琴 |
| 地址: | 472500 河南省三*** | 國省代碼: | 河南;4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高 杜仲 豐產 產量 方法 |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杜仲栽培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提高杜仲雌株豐產園產杜仲籽產量的方法。
背景技術
杜仲樹單科單屬,雌雄異株,利用杜仲籽自然繁殖的杜仲幼苗,雌雄比例約為6:4,每畝定植70-110株,8年后單株胸徑6cm左右,植株高度500-700cm,畝產杜仲籽不足5kg,所以采摘的杜仲籽只能用以傳宗接待,采摘期20-25天,這便是傳統的種植方式。自上世紀90年代起,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以杜仲籽為原料相繼開發了杜仲籽油、杜仲膠、杜仲飼料等系列產品,深受消費者歡迎,市場潛力巨大。因此,如果沿用傳統杜仲樹種植方式,則遠遠無法滿足市場對杜仲籽開發產品的需求。是故根據杜仲雌株的自然特性和廣泛用途建立杜仲雌株豐產園并合理采摘提高杜仲籽產量、質量,降低采摘成本是杜仲產業的一個新課題。
傳統的杜仲雌株豐產園建園、修剪、采摘獲得杜仲籽的方式如下:
上世紀90年代以前:先利用實生苗建園,之后修剪,然后傳宗接代。其中,①實生苗建園:用杜仲籽種植自然繁育的杜仲苗按70-110株/畝穴栽或林帶式栽植;②修剪:每年冬季取除下部枯死或多余枝條,使樹干通直向上生長,以采用樹皮、木材為目的;③傳宗接待:每年9月下旬至4月上旬成熟,靠風媒傳播,完成傳宗接代任務。這種種植方式造成杜仲籽資源無法利用,人們為了取皮、取木材,會對杜仲園采取很大程度的破壞,對環境保護和杜仲園的壽命造成極大不良影響。
上世紀90年代的方式為:育苗、嫁接、定植,最后修剪、整形、采集。其中,①育苗:先選好苗圃地,用杜仲籽種植自然繁育。種植密度18000-25000株/畝;②嫁接:選好接穗,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在苗圃地中用帶木質芽接的技術進行嫁接;③定植:按50-76株/畝穴栽定植,園中杜仲雌株與雄株比例為30:1;④整形、修剪、采集:在每年冬季進行整形、修剪,樹形為分枝疏層形和自然開心形兩種,采集在秋季進行,人工用篷布覆蓋地表,用竹竿、木棍敲打樹體,使杜仲籽掉落后收集,取除枝、葉等雜質,再進行晾曬。每畝產量300kg左右(樹齡5-8年),適宜采籽期20-25天。這種種植方式造成采籽期集中、人員組織難度大,原料產量質量不高,晾曬時間長,占用場地多,尤其在秋季降雨量大,因曬不及、曬不干等原因容易造成原料大浪費。
總體上,傳統方式杜仲籽的利用率低、產量低、質量不高、人員組織難度大,采籽期集中晾曬時間長,占用場地多,因天氣因素造成浪費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提高杜仲雌株豐產園產杜仲籽產量的方法,以克服目前的方法存在的對杜仲籽的利用率低、質量和產量不高等缺點。
本發明采用的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提高杜仲雌株豐產園產杜仲籽產量的方法,包括杜仲育苗、嫁接、定植、整形、修剪、采摘、除雜,除雜后采用自然曬干或對獲得的杜仲籽于120-150℃烘干,然后再用25-35℃的冷風冷卻。
優選除雜后烘干,這樣可解決晾曬時間長、占用場地大,因天氣因素造成浪費大的問題。
育苗是指:先選好苗圃地,用杜仲籽種植自然繁育。種植密度18000-25000株/畝。
嫁接:選好接穗,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旬在苗圃地中用帶木質芽接的技術進行嫁接。
優選的,定植時按每畝20-55株穴栽定植。
更進一步,定植時早、中、晚三個時期品種的搭配如下:早熟品種占單位面積總株數的10-30%,中熟品種占單位面積總株數的40-60%,晚熟品種占單位面積總株數的10-30%,每畝園中杜仲雄株早熟、中熟、晚熟品種各1—3株。
本發明定植時比傳統方式擴大了行距,便于樹冠擴大,有利于植株生長,可延長豐產園的壽命。采用早熟、中熟、晚熟品種搭配,可以延長采摘期,解決了同一時期用工密度大、人員組織難度大的問題。
整形時做成自然開心形,干高50-160cm。
修剪時采用以冬剪為主、夏季拉枝、秋季局部調控的修剪方式。
本發明采用以冬季修剪為主,取除多余枝條,改善樹體通風采光條件,以達到提高杜仲籽質量的目的;夏季拉枝,開張角度,以達到增大樹冠、提高地面覆蓋率、降低樹高、提高產量、降低采摘成本的目的。同時也降低了采摘難度,提高了杜仲籽的產量、質量。
采摘時結合采用如下三種方式:
1)秋季采摘期剪除多余枝條,在剪除的枝條上采集杜仲籽;
2)用容器掛于樹枝上,用小木棍局部輕敲樹干,使杜仲籽掉落于容器中,然后收集;
3)用篷布覆蓋樹盤四周,用搖籽機對人工夠不到的地方進行機械化采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靈寶市天地科技生態有限責任公司,未經靈寶市天地科技生態有限責任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40171.4/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通過2D相機操作用戶界面的系統和方法
- 下一篇:具有電機的驅動單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