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新能源客車切氫切電安全系統的傳感器布置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39492.2 | 申請日: | 2013-08-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556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8 |
| 發明(設計)人: | 蘭志波;秦超;洪耀華;蔣季偉 | 申請(專利權)人: | 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G06F17/50 | 分類號: | G06F17/50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琪專利代理有限責任公司 31117 | 代理人: | 伍賢喆 |
| 地址: | 200438 ***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新能源 客車 切氫切電 安全 系統 傳感器 布置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設計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利用仿真技術布置安全系統傳感器的方法。?
背景技術
近年來,我國的新能源客車技術和客車產品在使用性能和產品質量上有很大的提高。客車技術標準也在逐漸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但由于我國客車產品的整體技術水平起步較晚,而單靠實驗來進行新能源客車切氫切電安全系統設計其耗資巨大且設計周期漫長。因此利用CAE仿真技術代替實驗來進行客車安全系統設計成為簡單可行的方法,為減少新能源客車在碰撞事故中由于氫瓶,電池,燃料堆,高壓線束,高壓元器件接頭短路泄露,電火花等傷害,迫切需要對新能源客車進行碰撞條件下的切氫切電安全系統設計。?
然而目前新能源客車安全系統設計既缺乏相關的法規和技術規范也缺乏一種實用有效的方法,用傳統的實車實驗的方法進行安全系統設計既費時成本也非常高,缺少可操作性;?
快速、準確的產品研發能力,才能縮短新產品的研發過程,領先市場地位。如何在整個產品的研發中縮短整個過程,提升產品研發效率,縮短產品上市的時間,且還能確保產品的安全性,已是目前汽車廠商所迫切需要解決的技術重點,有鑒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設計一種新的方法,以便改進現有方法的上述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新能源客車切氫切電安全系統的傳感器布置方法,該方法根據客車碰撞與安全仿真規范對所輸入的產品設計模型、材料參數進行數值分析及仿真測試,對初始傳感器的布置進行篩選,找出傳感器的最佳布點位置,可大幅節省研發人員設計產品所需的時間,提高設計的效率,降低設計成本。?
本發明是這樣實現的:一種新能源客車切氫切電安全系統的傳感器布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驟:首先輸入模塊接收車輛的設計模型和車輛所用材料的性能參數;然后在車輛的設計模型內虛擬布置一組傳感器作為信號輸出,并設定傳感器輸出信號的邊界條件;接著處理模塊根據車輛的設計模型、機械性能參數、傳感器的位置進行數值分析仿真測試,數值分析仿真測試包括前碰,整車各關鍵部位的側碰,后碰測試分析,根據測試分析結果判斷傳感器的布置是否符合新能源客車切氫切電安全系統對輸出信號的要求,不符合輸出信號要求的傳感器刪除或調整位置,符合輸出信號要求的傳感器保留,并再次虛擬布置一組傳感器進行數值分析仿真測試,直至有足夠數量傳感器能夠滿足輸出信號的要求;最后輸出傳感器布置方案,完成新能源客車切氫切電安全系統的傳感器布置。?
所述的車輛的設計模型為利用3D軟件產生車輛輪廓,再將車輛輪廓生成為元素網格,然后將元素網格通過Hypermesh軟件輸出轉換成含有節點、元素坐標相關位置的文字文件。?
所述車輛所用材料的性能參數為該材料的機械性能參數包括材料的屈服極限、抗拉強度等、硬度、?彈性泊松比、塑性延伸率。?
所述數值分析仿真測試利用動力分析程序LS-DYNA來實現。?
本發明新能源客車切氫切電安全系統的傳感器布置方法利用客車傳感器布點要求規范及判據,并根據客車碰撞與安全仿真規范對所輸入的產品設計模型、材料參數進行數值分析及仿真測試,對初始傳感器的布置進行篩選,找出傳感器的最佳布點位置,可獲取最符合設想的設計方案,方便設計人員對新能源客車切氫切電安全系統進行優化設計,可大幅節省研發人員設計產品所需的時間,提高設計的效率,降低設計成本,適用于燃料電池客車,油電混合動力客車,純電動客車。?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新能源客車切氫切電安全系統的傳感器布置方法的流程框圖;?
圖2為本發明中新能源客車切氫切電安全系統的構架圖;
圖3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的車輛輪廓元素網格圖;
圖4為本發明實施例中的傳感器布置示意圖。
圖中:1第一傳感器、2第二傳感器、3第三傳感器、4第四傳感器、5第五傳感器、6第六傳感器、7第七傳感器、8第八傳感器。?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明表述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
實施例1?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未經上海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39492.2/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LED光伏一體智能路燈系統
- 下一篇:可控硅水泵壓力調節控制裝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