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撞擊流-旋轉盤耦合反應裝置及其用于合成超細氫氧化鎂阻燃劑的方法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338819.4 | 申請日: | 2013-08-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9580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0 |
| 發(fā)明(設計)人: | 劉有智;申紅艷;張巧玲;栗秀萍;焦緯洲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北大學 |
| 主分類號: | C01F5/22 | 分類號: | C01F5/22 |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達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江淑蘭 |
| 地址: | 030051 山*** | 國省代碼: | 山西;1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撞擊 旋轉 耦合 反應 裝置 及其 用于 合成 氫氧化鎂 阻燃 方法 | ||
1.?一種撞擊流-旋轉盤耦合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撞擊流-旋轉盤耦合反應器,撞擊流-旋轉盤耦合反應器包括殼體,殼體內(nèi)部中央設有圓盤,圓盤隨其下方連接的轉軸旋轉,殼體頂部安裝A進液管和B進液管,A進液管和B進液管的下端連接液體再分布器,A進液管和B進液管管道下方分別設有噴嘴,且兩噴嘴相向對稱設置,液體再分布器安裝于圓盤的中心位置上方,反應器底部的轉軸通過電機、變頻器控制;反應器兩側分別設有A儲液槽和B儲液槽,A儲液槽和B儲液槽分別通過泵、流量計連接反應器的A進液管和B進液管。
2.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撞擊流-旋轉盤耦合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進液管和B進液管的下端內(nèi)側的噴嘴為圓形孔,其直徑為1~3mm。
3.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撞擊流-旋轉盤耦合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液體再分布器上部設置為圓筒形,下部設置錐形出液口,液體再分布器焊接在A進液管和B進液管上;所述液體再分布器的出料端與圓盤相距2mm~20mm。
4.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撞擊流-旋轉盤耦合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應器殼體底部為雙錐形出液口,殼體安裝于水平臺上,出液口與電機置于水平臺下方。
5.根據(jù)權利要求1所述的撞擊流-旋轉盤耦合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A儲液槽和B儲液槽設置為密閉槽,在儲液槽和進液管外壁均設有加熱保溫裝置。
6.根據(jù)權利要求5所述的撞擊流-旋轉盤耦合反應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熱保溫裝置是加熱帶。
7.一種利用權利要求1~6任一項所述的撞擊流-旋轉盤耦合反應裝置合成超細氫氧化鎂阻燃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開啟攪拌裝置,在A儲液槽中配制氯化鎂溶液,在B儲液槽中配制氫氧化鈉溶液;
(2)開啟加熱保溫裝置將其加熱,其溫度控制在50~80℃;
(3)同時開啟耐腐蝕泵以體積流量為30~80L/h的速度進入A進液管和B進液管,并在進液管的噴嘴處以5~12m/s的初速相向撞擊,形成扇形液面;
(4)撞擊后的溶液匯集到液體再分布器中,分布到以600~1000rpm轉速旋轉的圓盤中心,在離心力作用下,由內(nèi)向外徑向在轉盤上分布為薄液膜,反應形成的氫氧化鎂漿料從雙錐形出液口排出;
(5)經(jīng)過濾、洗滌、干燥、研磨后制得氫氧化鎂粉體。
8.根據(jù)權利要求7所述的合成超細氫氧化鎂阻燃劑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原料液氯化鎂的濃度為0.5~2.0mol/L,氫氧化鈉的濃度為1.0~4.0mol/L,采用變頻器將撞擊流-旋轉盤耦合反應器的轉速調節(jié)為600~1000rpm。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北大學,未經(jīng)中北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38819.4/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