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提高羅非魚人工孵化率的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338476.1 | 申請日: | 2013-08-06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6123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25 |
| 發明(設計)人: | 強俊;何杰;徐跑;朱志祥;王輝;董在杰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 |
| 主分類號: | A01K61/00 | 分類號: | A01K6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經緯專利商標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樓高潮 |
| 地址: | 214081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提高 羅非魚 人工 孵化率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產養殖的繁育技術,具體涉及一種能夠提高羅非魚人工孵化率的一種受精卵篩選與孵化方法。
背景技術
人工孵化是指據受精卵胚胎發育的生理特點和對生態環境條件的要求,人為創造適宜的孵化條件,促使胚胎正常發育,孵化出魚苗的過程。影響孵化率的因素由內源和外源兩部分組成。內源因素主要由配組親魚自身的遺傳特點和品質決定,表現較為穩定,可以在親魚培育中得到解決;外源因素對孵化率的影響較為復雜,由于不能很好地模擬羅非魚口腔孵化的條件,從而對孵化率和苗種成活率產生嚴重影響。
???????在羅非魚受精卵制作過程中,首先要選擇性腺發育良好的雌雄羅非魚,通過自然交配產卵。交配成功后,羅非魚雌魚將受精卵含入口腔進行孵化。再通過人工取卵將受精卵從口腔取出后放入孵化槽中進行孵化,可以減少雌魚產卵間隔周期和增加產卵批次。但是由于人工孵化條件與雌魚口腔條件有較大差異,從而引起孵化率下降,以及孵化出的苗種成活率下降,生長與抗病性降低,影響苗種產量。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羅非魚人工孵化率較低的缺點,本發明提供一種人工孵化方法,能夠有效的提高受精卵的孵化率,增加苗種產量與品質,減少養殖損耗。
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一種提高羅非魚人工孵化率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1)????受精卵漂洗:
將受精卵從雌魚口腔取出后,放入塑料盆中,用生理鹽水漂洗2~3次,羅非魚受精卵呈橢圓形略帶黃色,為沉性卵,無黏性;漂洗時,未受精的卵或受精未完全的卵會浮起,隨水流沖走;
(2)????????受精卵浸泡:
將漂洗后的受精卵放入裝有0.1ppm濃度的左旋甲狀腺素T4溶液的塑料盆中,浸泡2h;浸泡期間,每隔20min,輕輕搖晃盆壁使受精卵翻滾,浸泡均勻;
(3)????????受精卵孵化:
將浸泡后的受精卵放入圓錐形的塑料孵化桶中孵化,水中添加濃度為0.05ppm的左旋T4溶液;使水流動,水流速度保持在0.2~0.5米/秒;水溫控制在29~31℃,鹽度保持在6‰左右。
經過上述方法處理后,孵化率和苗種成活率均明顯提高。60h后,便可見仔魚孵出,孵化率高于95%,24h和48h苗種成活率高于99%。未受精的卵中水分較多,易漂浮,清洗后可以減少死卵發霉對其它受精卵的污染。未受精的魚卵中含有一定量的左旋甲狀腺素T4(由于此時期甲狀腺濾泡尚未形成,因此研究認為其源自親魚),而在胚胎發育過程中,魚卵中左旋甲狀腺素T4的含量逐漸降低,說明左旋甲狀腺素T4在魚類胚胎發育過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如果孵化時,左旋甲狀腺素T4得不到較高的補充,受精卵的孵化率較差,孵化出的苗種死亡率較高。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通過漂洗、浸泡和孵化,可把未受精卵和受精效果不好的卵剔除,同時受精卵可以從外界環境中吸收左旋甲狀腺素T4,保證孵化時左旋甲狀腺素T4的需求,提高受精卵的孵化率。在進行羅非魚人工孵化時,增加人工孵化效率與苗種成活率,提高苗種產量。
具體實施方式
一種提高羅非魚人工孵化率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驟:
一、受精卵漂洗。
羅非魚親魚交配后,及時將受精卵從雌魚口腔取出后,放入塑料盆中,用生理鹽水漂洗2~3次,羅非魚受精卵呈橢圓形略帶黃色,為沉性卵,無黏性,卵的長徑為1.8~2.1毫米,寬徑為1.2~1.5毫米,卵徑的大小隨親魚的大小而有差異。漂洗時,未受精的卵或受精未完全的卵會浮起,隨水流沖走。
二、受精卵浸泡。
將片狀的左旋甲狀腺素T4磨碎后,用生理鹽水配制成濃度為0.1ppm左旋甲狀腺素T4溶液。將漂洗后的受精卵放入添加T4溶液的塑料盆中,浸泡2h。浸泡期間,每隔20min,輕輕搖晃盆壁使受精卵翻滾,浸泡均勻。
三、受精卵孵化。
將浸泡后的受精卵放入圓錐形的塑料孵化桶中,每個孵化桶放置1000毫升的受精卵,大約10萬~12萬粒受精卵。水中添加濃度為0.05ppm的左旋T4溶液。水流速度保持在0.2~0.5米/秒,使受精卵可以充分翻滾。水溫控制在29~31℃,鹽度保持在6‰左右。孵化過程中,發現死卵要及時撈出,以免污染其它受精卵。60h后,便可見仔魚孵出,孵化率高于95%,24h和48h苗種成活率高于99%,初孵仔魚3d后即可放入苗種培育池。羅非魚受精卵孵化率提高15%,苗種成活率提高15%~2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未經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38476.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節糧型溧陽雞新品系的培育方法
- 下一篇:用于寵物的多功能項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