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薁磺酸鈉緩釋制劑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37031.1 | 申請日: | 2013-08-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8586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13 |
| 發明(設計)人: | 石萬棋;郎天瓊;鄧聰;史成剛;吳小春 | 申請(專利權)人: | 四川國康藥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A61K9/36 | 分類號: | A61K9/36;A61K9/32;A61K31/185;A61K47/38;A61P1/04;A61P1/00;A61P31/04 |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遠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峽;杜朗宇 |
| 地址: | 610000 *** | 國省代碼: | 四川;5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薁磺酸鈉緩釋 制劑 | ||
1.一種薁磺酸鈉緩釋制劑,其特征在于: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輔料制備得到的:
薁磺酸鈉0.1~20份,淀粉35~235份,糊精10~40份,碳酸氫鈉80~200份,硬脂酸鎂0~1份,薄荷腦0.2~0.8份,骨架材料2~50份或/和包衣劑6~90份。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緩釋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骨架材料為羥丙甲基纖維素、海藻酸鈉、聚維酮、聚氧乙烯、羧甲基纖維素鈉、卡波姆、乙基纖維素、甲基纖維素、羥丙基纖維素、羥乙基纖維素、十六醇、十八醇、山榆酸甘油酯、硬脂酸、聚乙烯醇或甲殼素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組合物;
所述包衣劑包括包衣材料和致孔劑,包衣材料選自乙基纖維素、聚丙烯纖維素、聚丙烯樹脂、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物、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酯共聚物、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甲酯=2:1共聚物;致孔劑選自聚乙二醇類、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乙烯醇、羥丙甲基纖維素、羥丙基纖維素、甘油或水溶性氨基酸、無機鹽。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緩釋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骨架材料為羥丙甲基纖維素、羥丙基纖維素、海藻酸鈉、甲基纖維素、聚維酮的一種、或兩種以上的混合物;所述的包衣材料為聚丙烯樹脂或乙基纖維素。
4.根據權利要求1~3任意一項所述的緩釋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緩釋制劑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輔料制備得到的:
薁磺酸鈉2~17份,淀粉35~80份,糊精15~35份,碳酸氫鈉100~145份,硬脂酸鎂0~1份,薄荷腦0.2~0.8份,骨架材料1~4份或包衣劑7~50份。
5.根據權利要求1~4任意一項所述的緩釋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緩釋制劑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輔料制備得到的:
(1)骨架片:
薁磺酸鈉5~7份,淀粉35~45份,糊精25~35份,碳酸氫鈉120~140份,硬脂酸鎂0.1~1份,薄荷腦0.2~0.8份,羥丙甲基纖維素1.0~2.0份,甲基纖維素0.5~1.5份;
或,(2)包衣片:
片芯:薁磺酸鈉13~17份,淀粉60~80份,糊精15~25份,碳酸氫鈉100~120份,硬脂酸鎂0.1~1份,薄荷腦0.2~0.8份,海藻酸鈉3~5份;包衣劑為乙基纖維素,包衣增重為片芯的5~10%;
或,(3)包衣微丸A
丸芯:薁磺酸鈉5~7份,淀粉50~70份,糊精15~25份,碳酸氫鈉125~145份,薄荷腦0.2~0.8份,適量粘合劑,粘合劑為pvp?k30無水乙醇溶液;包衣劑為乙基纖維素,包衣增重為丸芯的12~18%;
或,(4)包衣微丸B
丸芯:薁磺酸鈉2~4份,淀粉35~45份,糊精25~35份,碳酸氫鈉120~140份,薄荷腦0.2~0.8份,高取代羥丙纖維素15~25份,硬脂酸鎂0.1~1份;包衣劑為丙烯酸樹脂NE30,包衣增重為丸芯的12~18%。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緩釋制劑,其特征在于:所述緩釋制劑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輔料制備得到的:
(1)骨架片:
薁磺酸鈉6份,淀粉40份,糊精30份,碳酸氫鈉130份,硬脂酸鎂0.5份,薄荷腦0.3份,羥丙甲基纖維素1.5份,甲基纖維素1.0份;
或,(2)包衣片:
片芯:薁磺酸鈉15份,淀粉70份,糊精20份,碳酸氫鈉110份,硬脂酸鎂0.6份,薄荷腦0.3份,海藻酸鈉4份;包衣劑為乙基纖維素,包衣增重為片芯的5~10%;
或,(3)包衣微丸A
丸芯:薁磺酸鈉6份,淀粉60份,糊精20份,碳酸氫鈉135份,薄荷腦0.3份,適量粘合劑,粘合劑為pvp?k30無水乙醇溶液;包衣劑為乙基纖維素,包衣增重為丸芯的12~18%;
或,(4)包衣微丸B
丸芯:薁磺酸鈉3份,淀粉40份,糊精30份,碳酸氫鈉130份,薄荷腦0.3份,高取代羥丙纖維素15~25份,硬脂酸鎂0.7份;包衣劑為丙烯酸樹脂NE30,包衣增重為丸芯的12~18%。
7.權利要求5或6所述骨架片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如下操作步驟:
(1)按重量配比稱取原輔料;
(2)取除硬脂酸鎂和薄荷腦外的原輔料,混勻,制粒后,加入硬脂酸鎂和薄荷腦,壓片即得骨架片。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四川國康藥業有限公司,未經四川國康藥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37031.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蘭花植物栽培用營養土
- 下一篇:人造實體面材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