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充氣輪胎有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337017.1 | 申請日: | 2013-08-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895453B | 公開(公告)日: | 2016-11-02 |
| 發(fā)明(設計)人: | 前原敦史 | 申請(專利權)人: | 住友橡膠工業(yè)株式會社 |
| 主分類號: | B60C11/03 | 分類號: | B60C11/03;B60C11/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識產(chǎn)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洋;舒艷君 |
| 地址: | 日本*** | 國省代碼: | 日本;JP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充氣 輪胎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均衡地提高排水性能和耐磨損性能的充氣輪胎。
背景技術
以往存在如下的充氣輪胎,即:在胎面部通過沿輪胎周向延伸的多條主溝、和沿輪胎軸向延伸的多條橫溝而劃分出多個花紋塊。近年來,以提高這樣的充氣輪胎的耐磨損性能為目的,而在橫溝內設置有從該橫溝的最深的溝底隆起的拉筋。在輪胎滾動時,拉筋抑制花紋塊的輪胎周向移動,從而使花紋塊產(chǎn)生的滑動量減小。
然而,上述那樣的充氣輪胎會因拉筋而減小橫溝的溝容積,從而使排水性能變差。并且,若花紋塊的磨損進一步發(fā)展,則由于橫溝被中斷,因此尤其是在磨損末期存在排水性能變差的問題。作為相關技術存在下述專利文獻1。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1-230643號公報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是鑒于上述那樣的實際情況所做出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充氣輪胎,該充氣輪胎改善胎面部的中央?yún)^(qū)域的陸地比與中間區(qū)域的陸地比之比,進而改善中央橫溝、中間橫溝以及胎肩橫溝的形狀,以此為基本,均衡地提高排水性能和耐磨損性能。
本發(fā)明中技術方案1記載的發(fā)明是一種充氣輪胎,通過在胎面部設置:在輪胎赤道上沿輪胎周向連續(xù)地延伸的1條中央主溝;在該中央主溝的輪胎軸向兩側沿輪胎周向連續(xù)地延伸的一對中間主溝;在上述中間主溝與接地端之間沿輪胎周向連續(xù)地延伸的一對胎肩主溝;連接上述中央主溝與上述中間主溝之間的多條中央橫溝;連接上述中間主溝與上述胎肩主溝之間的多條中間橫溝;以及連接上述胎肩主溝與上述接地端之間的多條胎肩橫溝,由此具有:將由上述中央主溝、上述中間主溝以及上述中央橫溝劃分的中央花紋塊沿輪胎周向間隔設置而成的一對中央花紋塊列;將由上述中間主溝、上述胎肩主溝以及上述中間橫溝劃分的中間花紋塊沿輪胎周向間隔設置而成的一對中間花紋塊列;以及將由上述胎肩主溝、上述接地端以及上述胎肩橫溝劃分的胎肩花紋塊沿輪胎周向間隔設置而成的一對胎肩花紋塊列,該充氣輪胎的特征在于,上述中間橫溝以及上述胎肩橫溝以大致直線狀延伸并且溝寬度為4.0mm~16.0mm,在上述中間橫溝以及上述胎肩橫溝的溝底,不設置從最深的溝底隆起的高度為上述各橫溝的最深的溝深度的50%以上的拉筋,經(jīng)過上述中央花紋塊的輪胎軸向兩端的輪胎周向線之間的區(qū)域亦即中央?yún)^(qū)域的陸地比為:經(jīng)過上述中間花紋塊的輪胎軸向兩端的輪胎周向線之間的區(qū)域亦即中間區(qū)域的陸地比的1.05倍~1.25倍,上述中央橫溝相對于輪胎軸向的角度為15°~45°且大于上述中間橫溝相對于輪胎軸向的角度。
另外,技術方案2所述的發(fā)明是在技術方案1所述的充氣輪胎的基礎上,在上述胎面部配置有形成輪胎外表面的胎面膠,上述胎面膠的復彈性模量E*為6.3MPa~7.7MPa。
另外,技術方案3所述的發(fā)明是在技術方案1或2所述的充氣輪胎的基礎上,上述中央主溝沿輪胎周向以直線狀延伸并且其溝寬度小于上述中間主溝的溝寬度,上述中間主溝以及上述胎肩主溝沿輪胎周向以鋸齒狀延伸并且各溝中心線的擺幅在2mm以上。
另外,技術方案4所述的發(fā)明是在技術方案1至3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充氣輪胎的基礎上,上述中央橫溝包括:配置在輪胎赤道的一側的第一中央橫溝、和配置在輪胎赤道的另一側的第二中央橫溝,上述第一中央橫溝與上述第二中央橫溝,以相同的間距沿輪胎周向間隔設置,并且在輪胎周向上錯開半個間距相位而配置。
另外,在技術方案5的發(fā)明是在技術方案1至4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充氣輪胎的基礎上,上述中間橫溝和與該中間橫溝相鄰的上述中央橫溝,以相同的間距沿輪胎周向間隔設置,并且在輪胎周向上錯開半個間距相位而配置。
另外,在技術方案6的發(fā)明是在技術方案1至5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充氣輪胎的基礎上,上述中央橫溝包括:從上述中央主溝向輪胎軸向外側以直線狀延伸的內側溝部、和從上述中間主溝以直線狀向輪胎赤道側延伸的外側溝部,上述內側溝部與上述外側溝部在輪胎周向上錯開位置。
另外,在技術方案7的發(fā)明是在技術方案1至6中任意一項所述的充氣輪胎的基礎上,上述胎面部具有指定了旋轉方向的方向性花紋,上述中央橫溝朝向輪胎軸向外側向輪胎旋轉方向的后著地側傾斜。
本發(fā)明的充氣輪胎,胎面部具有:將由中央主溝、中間主溝以及中央橫溝劃分的中央花紋塊沿輪胎周向間隔設置而成的一對中央花紋塊列;將由中間主溝、胎肩主溝以及中間橫溝劃分的中間花紋塊沿輪胎周向間隔設置而成的一對中間花紋塊列;以及將由胎肩主溝、接地端以及胎肩橫溝劃分的胎肩花紋塊沿輪胎周向間隔設置而成的一對胎肩花紋塊列。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住友橡膠工業(yè)株式會社,未經(jīng)住友橡膠工業(yè)株式會社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37017.1/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