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實現智能移動終端應用漏洞和通信安全檢測的系統及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35919.1 | 申請日: | 2013-08-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6897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23 |
| 發明(設計)人: | 俞優;陸臻;顧健 | 申請(專利權)人: |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 |
| 主分類號: | H04L29/06 | 分類號: | H04L29/06;H04M1/725 |
| 代理公司: | 上海智信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 代理人: | 王潔;鄭暄 |
| 地址: | 200031*** | 國省代碼: | 上海;3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實現 智能 移動 終端 應用 漏洞 通信 安全 檢測 系統 方法 | ||
1.一種實現智能移動終端應用漏洞和通信安全檢測的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統包括:
協議數據包捕獲模塊,用以實時捕獲所述的智能移動終端收發的IPV4、IPV6協議數據包并進行分析;
協議一致性檢測模塊,用以檢測所述的智能移動終端的IPV6協議實現版本與IPV6協議標準的符合程度并自動進行一致性檢測;
系統漏洞檢測模塊,用以檢測所述的智能移動終端的操作系統及應用系統的漏洞。
2.一種基于權利要求1所述的系統實現智能移動終端應用漏洞和通信安全檢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所述的協議數據包捕獲模塊實時捕獲給定智能移動終端收發的IPV4、IPV6協議數據包并進行分析;
(2)所述的協議一致性檢測模塊將所述的給定智能移動終端的IPV6協議實現版本與IPV6協議標準進行一致性檢測;
(3)所述的系統漏洞檢測模塊檢測所述的給定智能移動終端的操作系統及應用系統的漏洞。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實現智能移動終端應用漏洞和通信安全檢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協議數據包捕獲模塊實時捕獲給定智能移動終端收發的IPV4、IPV6協議數據包,包括以下步驟:
(11)所述的協議數據包捕獲模塊確定篩選條件并查詢滿足篩選條件的數據包;
(12)所述的協議數據包捕獲模塊將篩選出的數據包捕獲并導出。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實現智能移動終端應用漏洞和通信安全檢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協議數據包捕獲模塊確定篩選條件,具體為:
所述的協議數據包捕獲模塊確定給定智能終端的地址、待捕獲的數據包的子協議和待捕獲的數據包的時間段。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實現智能移動終端應用漏洞和通信安全檢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協議一致性檢測模塊將所述的給定智能移動終端的IPV6協議實現版本與IPV6協議標準進行一致性檢測,包括以下步驟:
(21)所述的協議一致性檢測模塊確定測評項并將相應的探測包發至給定智能移動終端;
(22)所述的協議一致性檢測模塊判斷給定智能移動終端實際返回的響應數據包與正確的數據包是否相同,如果是,則該測評項的一致性檢測成功,否則,該測評項的一致性測試失敗。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實現智能移動終端應用漏洞和通信安全檢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協議一致性檢測模塊確定測評項,包括以下步驟:
(211)所述的協議一致性檢測模塊確定給定智能移動終端的待測評的RFC文檔;
(212)所述的協議一致性檢測模塊確定待測評的RFC文檔中的測評組;
(213)所述的協議一致性檢測模塊確定測評組中的測評項。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實現智能移動終端應用漏洞和通信安全檢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驟(22)之后,還包括以下步驟:
(23)所述的協議一致性檢測模塊生成一致性檢測報告。
8.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實現智能移動終端應用漏洞和通信安全檢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統漏洞檢測模塊檢測所述的給定智能移動終端的操作系統及應用系統的漏洞,包括以下步驟:
(31)所述的系統漏洞檢測模塊確定給定智能移動終端的操作系統類型及其版本;
(32)所述的系統漏洞檢測模塊對給定智能移動終端進行端口掃描及應用識別;
(33)所述的系統漏洞檢測模塊確定漏洞篩選條件并查詢滿足漏洞篩選條件的漏洞的描述信息;
(34)所述的系統漏洞檢測模塊根據篩選后的漏洞庫對給定智能移動終端進行逐項漏洞檢測,判斷被檢測終端中是否存在相應漏洞;
(35)所述的系統漏洞檢測模塊統計給定智能移動終端中存在的漏洞信息列表。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實現智能移動終端應用漏洞和通信安全檢測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系統漏洞檢測模塊確定漏洞篩選條件,具體為:
所述的系統漏洞檢測模塊根據漏洞類型、威脅等級確定漏洞篩選條件。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未經公安部第三研究所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35919.1/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冷卻機筒體勺形襯板
- 下一篇:新型柔光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