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光固化3D打印裝置及其打印方法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335195.0 | 申請日: | 2013-08-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43396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5-02-11 |
| 發明(設計)人: | 李家萌;孫庭鑒;劉皓 | 申請(專利權)人: | 李家萌;孫庭鑒;劉皓 |
| 主分類號: | B29C67/00 | 分類號: | B29C67/00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50000 山東省濟南***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光固化 打印 裝置 及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打印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機構簡單、操作方便的光固化3D打印裝置及其打印方法。
背景技術
現有光固化技術是基于液態光敏樹脂的光聚合原理工作的,首先將光敏樹脂注入到固化槽中,然后激光束通過光學偏轉晶從固化槽的頂部自上而下在光敏樹脂上進行掃描,掃描的軌跡及光線的有無均有計算機控制,光點打到的地方,光敏樹脂遇到光由液態轉變為固態,然后工作承臺下降一層高度,再進行下一個層面的掃描,如此重復直到整個工件制造完畢,得到一個三維實體工件。
上述技術的缺點是:使用光束對固化槽液體上的液面進行掃描,這對液面平整度要求極高,整機需要嚴格控制共振,防止液面不整齊,因此需要昂貴的設備保證液面的穩定,并且其投影需通過光學儀器配合光學鏡片才能完成,制作工序復雜、成本昂貴。
發明內容
為解決上述缺陷,本發明提供一種光固化3D打印裝置及其打印方法,本發明通過特有的結構設計對光固化材料進行自下而上的曝光,無需對液面進行精確穩定的控制,從而避免穩定液面所需要的昂貴支出,并且本發明結構簡單、操作方便、費用低廉。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一種采用光固化材料為原材料的光固化3D打印裝置及其打印方法,其打印裝置包含:容器槽、顯影模塊、工作承臺、螺桿及升降機、光源,所述顯影模塊位于容器槽的底部與容器槽固定安裝在一起。
作為優選,所述顯影模塊優選全透液晶屏,全透液晶屏與計算機連接,并由計算機控制所需顯示的圖像。
作為優選,所述工作承臺與螺桿相連接,螺桿從升降電機獲得動力從而帶動工作承臺在容器槽內上下移動。
作為優選,所述工作承臺的底面設有抓附裝置,工作承臺的長度及寬度小于容器槽的長度及寬度。
作為優選,所述工作承臺底面上的抓符裝置優選抓附孔或波紋槽。
作為優選,所述的光固化材料優選液態光敏樹脂。
作為優選,所述光源位于顯影模塊的下方位置,其射出的光線穿過顯影模塊對容器槽中的光固化材料進行自下而上的照射。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所述光源位于容器槽的下方位置,通過對容器槽底部的顯影模塊進行照射,實現對容器槽中的光固化材料進行自下而上的照射,從而使得被照射的光固化材料由液態轉化為固態,此種裝置的優勢在于光線自下而上投射,對槽內下液面進行曝光,從而無需控制容器槽內液態光固化材料的穩定性,并且本發明無需價格昂貴的光學儀器,即能打印立體形狀,進而減少成本,達到高效、質優、價廉的作用。
為充分實現本打印裝置的功效,現提供一種3D打印方法,包含以下步驟。
步驟一,將液態光敏樹脂注入到容器槽中。
步驟二,將所需要打印的形狀由計算機輸入到顯影模塊,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將所需打印的形狀設置為透光,所需打印形狀的周圍無需打印的部分設置為不透光。
步驟三,根據所需要打印的厚度通過螺桿調整工作承臺的位置。
步驟四,將光源射出的光線投向顯影模塊,對需要打印的部分,光線會穿過顯影模塊照射到光敏樹脂上,對不需要打印的部分顯影模塊會對光線進行遮擋,未被遮擋的光敏樹脂接觸光線,由液態轉變成固態,并凝固在工作承臺的底面上,被遮擋住未與光線接觸的光敏樹脂仍為液態。
步驟五,工作承臺上的螺桿由升降電機獲取動力向上移動。
步驟六,重復步驟二至步驟四進行下一個層面的固化打印直至所有層面制造完畢,得到一個三維實體。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充分利用打印裝置的結構優勢,使得打印方法極為簡單、并且容易操作,制作出來的立體圖形精確度高。
附圖說明
圖1,一種3D打印裝置結構圖。
圖2,3D打印裝置總體結構圖。
圖3,3D打印裝置打印過程摘取結構仰視圖。
圖中,1顯影模塊2容器槽3工作承臺4螺桿5升降電機6光源。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結合圖1,將1顯影模塊安裝在2容器槽的底部,2容器槽口朝上豎向放置,將3工作承臺安裝在4螺桿上,4螺桿與5升降電機連接,并通過5升降電機獲得動力從而帶動3工作承臺在2容器槽內上下移動。
實施例二,為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現結合圖1、圖2、圖3對本發明所涉及的打印方法做進一步說明。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李家萌;孫庭鑒;劉皓,未經李家萌;孫庭鑒;劉皓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35195.0/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加大吸塑模具上直角或負角處吸氣量的吸附裝置
- 下一篇:一種電纜冷卻水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