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光合細菌懸掛式連續管道培養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334340.3 | 申請日: | 2013-08-05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969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0 |
| 發明(設計)人: | 吳相人;趙帥;陳剛;韓豐波;吳德壽;劉錦;張汶緒 | 申請(專利權)人: | 青島恒生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C12M1/00 | 分類號: | C12M1/00;C12M1/24 |
| 代理公司: | 暫無信息 | 代理人: | 暫無信息 |
| 地址: | 266211 *** | 國省代碼: | 山東;37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光合 細菌 懸掛 連續 管道 培養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微生物培養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光合細菌懸掛式連續管道培養裝置。
背景技術
光合細菌是水產優質餌料微生物,也有效的利用于改善水質。傳統的光合細菌的培養方法為有光源的密閉透明圓桶,少數使用的是硬質玻璃管道培養。前者易污染、光照利用率低,后者制作成本高、不易清洗容器、占用空間大。為解決以上問題,本發明公開一種光合細菌懸掛式連續管道培養裝置,使用軟質管道培養光合細菌光利用率高、造價便宜、容易建設,且軟質管道占用空間小,懸掛結構穩定。
發明內容
本發明為解決目前光合細菌培養占用空間大、光照利用率低、操作易污染等問題。
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一種光合細菌懸掛式連續管道培養裝置,是使用呈“W”型回折懸掛的連續透明軟質管道作為光合細菌培養器,所述連續透明軟質管道的兩個端口均通過法蘭安裝控制閥門,分別作為進料口和出料口,從所述進料口連續注入菌種和營養液,即可從所述出料口連續放出培養液出成品,以此實現光合細菌連續培養生產。
連續透明軟質管道直徑10-30厘米、長度大于8米,上下回折懸掛于支撐框架的數排懸掛梁上;所述連續透明軟質管道和懸掛梁之間加墊通流器,用于通流所述連續透明軟質管道內部液體。通流器是半圓弧型式,底面光滑卡置在所述懸掛梁上,頂面有數條平行凹槽,所述凹槽處的連續透明軟質管道內部可形成空隙,給培養液提供通流空間。
支撐框架是穩固立方體型式的鋼結構框架,頂端架設數條平行鋼梁作為懸掛所述連續透明軟質管道的懸掛梁。
根據以上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公開的種光合細菌懸掛式連續管道培養裝置有以下優點。
1、培養時連續培養,入口處加液,出口處放出成品液,形成一邊加液一邊出液的連續培養模式,實現光合細菌連續培養生產。
2、“W”形懸掛,在有限的空間內,充分利用空間,同時不影響光照利用率。
3、此種裝置使用連續軟管,不需截斷,減少污染物從斷口進入的可能。
4、采用鋼管和軟管構造,結實耐用,構造簡單,價格便宜。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明一種光合細菌懸掛式連續管道培養裝置軸側圖。
圖2為本發明一種光合細菌懸掛式連續管道培養裝置通流器剖面圖。
圖中:
1.????支撐框架??2.懸掛梁??3.通流器?4.連續透明軟質管道?5.進料口
6.出料口?31.凹槽?32.軟管空隙。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將結合附圖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如圖1所示:本發明所指一種光合細菌懸掛式連續管道培養裝置,由由連續透明軟質管道?4和支撐框架1組成,框架平面尺寸150*180cm,高度200cm。框架上部頂部有6根懸掛梁2用于懸掛,每根懸掛梁間隔60cm,連續透明軟質管道?4呈“W”形懸掛,連續透明軟質管道?4與懸掛梁2接觸處加墊通流器3。
使用時,將連續透明軟質管道4在懸掛梁2和通流器3上穿過,自然下垂,然后向上繼續穿過第二條懸掛梁2,依次進行,總體呈“W”型回折懸掛。連續透明軟質管道的兩個端口均通過法蘭安裝控制閥門,分別作為進料口5和出料口6,從進料口5連續注入菌種和營養液,通流器凹槽31上的透明軟質管道形成的空隙32可以使發酵液流通,培養的成品菌液即可從出料口6連續放出,實現了一邊加液一邊出液的連續培養模式,以此實現光合細菌連續培養生產。
對所公開的實施例的上述說明,使本領域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實現或使用本發明。對實施例的多種修改對本領域的專業技術人員來說將是顯而易見的,本文中所定義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或范圍的情況下,在其它實施例中實現。因此,本發明將不會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這些實施例,而是要符合與本文所公開的原理和新穎特點相一致的最寬的范圍。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青島恒生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未經青島恒生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3434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