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變慣量飛輪結構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34291.3 | 申請日: | 2013-08-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38153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1 |
| 發明(設計)人: | 王浩;由毅;沈源;袁爽;馮擎峰 | 申請(專利權)人: | 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F16F15/31 | 分類號: | F16F15/31 |
| 代理公司: | 上海波拓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1264 | 代理人: | 蔡光仟 |
| 地址: | 317000 ***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慣量 飛輪 結構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汽車的部件,特別涉及一種變慣量飛輪結構。
背景技術
飛輪是發動機的儲能裝置,飛輪的慣量越大儲存的能量越大。當發動機低速時飛輪將儲存起來的能量釋放出來提高發動機的運轉平順性與均勻性的這一特點尤為明顯;相反,當發動機高速運轉時,為了使發動機變速迅速,我們希望飛輪的慣量越小越好,這是一對矛盾的關系。
當飛輪慣量大時,高速轉速切換遲緩,加速性能差、油耗高;當飛輪慣量小時,發動機低速或者怠速不平穩,帶來抖動等問題。現有技術中,飛輪慣量為定值而不可變,飛輪無法同時滿足上述要求。
發明內容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了一種變慣量飛輪結構,以在發動機低速時增大飛輪慣量,在發動機高速時減小飛輪慣量。所述技術方案如下:
一種變慣量飛輪結構,包括第一飛輪和第二飛輪,所述第一飛輪用于與曲軸固定連接;所述第一飛輪包括第一飛輪盤,所述第二飛輪包括第二飛輪盤;所述第一飛輪盤與所述第二飛輪盤其中之一的盤面上設有棘爪槽,所述第一飛輪盤與所述第二飛輪盤其中之另一的盤面上凸出設有棘爪,所述棘爪與所述棘爪槽相對應并可配合安裝;當需要飛輪大慣量時,所述棘爪伸入到所述棘爪槽內,所述第一飛輪帶動所述第二飛輪一起旋轉;當需要飛輪小慣量時,所述棘爪從所述棘爪槽內脫離,所述第一飛輪旋轉而所述第二飛輪不跟隨旋轉。
進一步地,所述第一飛輪和所述第二飛輪均為圓盤狀結構。
進一步地,所述棘爪槽設置在所述第一飛輪盤上,所述棘爪設置在所述第二飛輪盤上。
進一步地,所述第二飛輪位于所述曲軸與所述第一飛輪之間,所述棘爪設在所述第二飛輪盤的前端面上,所述棘爪槽設在所述第一飛輪盤的后端面上。
進一步地,所述變慣量飛輪結構還包括撥叉,所述撥叉包括撥叉片,所述撥叉片呈圓弧狀,所述第二飛輪還包括撥叉槽,所述撥叉槽設在所述第二飛輪盤的外圓面上,所述撥叉槽與所述撥叉片配合,所述撥叉用于撥動所述第二飛輪朝向或遠離所述第一飛輪移動。
進一步地,所述變慣量飛輪結構還包括電磁閥、回位彈簧、定位塊,所述回位彈簧的一端連接所述定位塊起到固支作用,所述回位彈簧的另一端連接所述撥叉;所述電磁閥在通電時產生磁力吸引所述撥叉軸向移動,所述撥叉帶動所述第二飛輪克服所述回位彈簧的彈力向所述第一飛輪的方向移動;所述電磁閥在斷電時,所述撥叉在所述回位彈簧的彈力作用下帶動所述第二飛輪軸向回位移動。
進一步地,所述電磁閥在整個機構布置中居于變速器所在的一側,所述定位塊在整個機構布置中居于曲軸所在的一側。
進一步地,所述曲軸的前端部包括法蘭和定位唇,所述定位唇凸出在所述法蘭的前端面上,所述定位唇的外圓與所述第一飛輪盤的內孔配合連接。
進一步地,所述變慣量飛輪結構還包括固定件,所述第一飛輪通過所述固定件裝配到所述曲軸的法蘭的前端面上。
進一步地,所述變慣量飛輪結構還包括襯套,所述襯套壓裝在所述法蘭的外圓上,所述襯套的外圓與所述第二飛輪的內孔配合裝配且為間隙配合。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技術方案帶來的有益效果是:上述實施例提供的變慣量飛輪結構,飛輪慣量可變,當發動機低速時使第二飛輪與第一飛輪結合在一起旋轉,飛輪慣量增大,低速或怠速平穩、無抖動,用以提高運轉平順性與均勻性;當發動機高速時使第二飛輪與第一飛輪分離,第一飛輪旋轉而第二飛輪不跟隨旋轉,飛輪轉動慣量減小,發動機轉速切換快,換擋迅速,節省油耗。
附圖說明
為了更清楚地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中的技術方案,下面將對實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圖作簡單地介紹,顯而易見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圖僅僅是本發明的一些實施例,對于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來講,在不付出創造性勞動的前提下,還可以根據這些附圖獲得其他的附圖。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變慣量飛輪結構的分解示意圖;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變慣量飛輪結構中第二飛輪的結構示意圖;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變慣量飛輪結構中第一飛輪的結構示意圖;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一種變慣量飛輪結構中撥叉的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變慣量飛輪結構。
為使本發明的目的、技術方案和優點更加清楚,下面將結合附圖對本發明實施方式作進一步地詳細描述。
請參照圖1至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提供的變慣量飛輪結構的結構示意圖,所述變慣量飛輪結構包括曲軸1、襯套2、第一飛輪4、第二飛輪3、螺栓5、電磁閥6、撥叉7、回位彈簧8、定位塊9。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浙江吉利汽車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34291.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汽車懸架試驗臺的激振系統
- 下一篇:300MW反應堆冷卻劑泵測量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