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滲濾液處理方法及裝置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332421.X | 申請日: | 2013-08-02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42426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9 |
| 發明(設計)人: | 何晟;牛靜;趙由才;夏金雨;仇慶春;黃嶸;杭奇江;趙俊;孫雨清;呂國慶 | 申請(專利權)人: | 蘇州市環境衛生管理處;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 |
| 主分類號: | C02F9/06 | 分類號: | C02F9/06;C02F9/14 |
| 代理公司: | 蘇州威世朋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楊林潔 |
| 地址: | 215007 ***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滲濾 處理 方法 裝置 | ||
1.一種滲濾液處理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S1、將滲濾液通過粗濾料進行預處理;
S2、將經步驟S1處理后的滲濾液通過經鐵粉和顆粒活性碳改性的細濾料進行后處理。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具體包括:
將滲濾液依次通過經鐵粉和活性碳改性但未被氧氣曝氣的細濾料、以及經鐵粉和活性碳改性且被氧氣曝氣的細濾料進行處理。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還包括:
先將細濾料浸泡于COD<1000mg/L的滲濾液中20天,以及將顆粒活性碳浸泡于COD<1000mg/L的滲濾液中48h。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中所述的粗濾料為粒徑范圍為20mm~40mm的礦化垃圾。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中所述的鐵粉的粒徑范圍為150μm~18μm、所述的顆粒活性碳的粒徑小于1mm、所述的細濾料選自可過1mm篩的礦化垃圾。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2中所述的細濾料、鐵粉、顆粒活性碳的比例范圍按質量計為20:2:1~100:5:1。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S1中滲濾液的碳氮比>4、且?COD濃度范圍為5000~10000mg/L。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滲濾液處理過程中,粗濾料和經鐵粉和顆粒活性碳改性的細濾料與滲濾液的固液比大于20:1。
9.一種滲濾液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罐體,所述罐體內分隔有液體連通的粗濾料層、厭氧細濾料層、好氧細濾料層;
設置于所述厭氧細濾料層和好氧細濾料層間的穿孔布氣管,所述穿孔布氣管上開設有面朝好氧細濾料層的若干氣孔;
輸水機構,用于將外界滲濾液依次驅動通過所述粗濾料層、厭氧細濾料層、好氧細濾料層,并通過設置于所述罐體上的出水口排出。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滲濾液處理裝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粗濾料層、厭氧細濾料層、好氧細濾料層在所述罐體內自下往上排布,且所述粗濾料層、厭氧細濾料層、好氧細濾料層的層高比例范圍為1:2:2~1:5:5。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蘇州市環境衛生管理處;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未經蘇州市環境衛生管理處;同濟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32421.X/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