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基于網絡地址轉換的通信方法、設備和系統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29913.3 | 申請日: | 2013-07-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1479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27 |
| 發明(設計)人: | 田新雪;馬書惠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H04L29/12 | 分類號: | H04L29/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鈞成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劉芳 |
| 地址: | 100033 ***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基于 網絡地址 轉換 通信 方法 設備 系統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實施例涉及通信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基于網絡地址轉換的通信方法、設備和系統。
背景技術
隨著移動互聯網的普及,使得大部分移動終端具有了接入互聯網的能力。由于公網IP地址的耗盡,因此,移動終端根據由運營商分配的私網IP地址,通過自身所對應的網絡地址轉換(Network?Address?Translation,NAT)設備接入到互聯網中,從而導致移動終端并不具有全網尋址能力。因此,當移動終端A和B處于不同的私網里時,由于無法獲得對方的公網IP地址,造成A和B之間無法通過IP方式進行通信交互,比如:通過IP通道傳輸語音、音頻、視頻等多媒體數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因此,為了解決上述問題,NAT穿越服務器將處于空閑狀態的第一端口分配給移動終端A和B,用于移動終端A和B之間的通信交互,但是,在移動終端A和B進行通信交互的過程中,并不會全程占用該端口,利用率非常低,不能滿足現有的通信需求,現有技術中,NAT穿越服務器在移動終端A和B結束通信交互之前,還將該第一端口分配給其余多對具有通信交互需求的移動終端。
但是,現有技術中是將第一端口分配給多對不同的移動終端進行通信比如移動終端A和B、移動終端C和D,而針對將第一端口分配給同一移動終端分別與其它移動終端進行通信時,比如移動終端A和B、移動終端A和D之間的通信交互,NAT穿越服務器如何進行轉換處理,亟需一種對應的處理方法以進一步地提高NAT穿越服務器的利用效率。
發明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的上述缺陷,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基于網絡地址轉換的通信方法、設備和系統。
本發明一方面提供一種基于網絡地址轉換的通信方法,包括:
網絡地址轉換NAT穿越服務器接收移動終端發送的注冊報文,所述注冊報文包括地址信息、端口標識和會話標識;
所述NAT穿越服務器獲取具有相同會話標識和端口標識的第一移動終端和第二移動終端,并存儲所述會話標識、所述端口標識、所述第一移動終端的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二移動終端的地址信息的映射關系,以根據所述映射關系將所述第一移動終端或所述第二移動終端發送的、包括所述會話標識和所述端口標識的通信報文的源地址信息替換為所述端口標識和自身的IP地址,并發送給所述第二移動終端或所述第一移動終端。
本發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種基于網絡地址轉換的通信方法,包括:
第一移動終端獲取與第二移動終端進行通信交互所占用的網絡地址轉換NAT穿越服務器的IP地址和端口標識,以及與所述通信交互對應的會話標識;
所述第一移動終端向與所述IP地址對應的NAT穿越服務器發送注冊報文,所述注冊報文包括自身的地址信息、所述端口標識和所述會話標識,以便所述NAT穿越服務器根據所述第二移動終端發送的、包括所述端口標識、所述會話標識和所述第二移動終端的地址信息的注冊報文,存儲所述會話標識、所述端口標識、所述第一移動終端的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二移動終端的地址信息的映射關系,并根據所述映射關系將所述第一移動終端或所述第二移動終端發送的、包括所述會話標識和所述端口標識的通信報文的源地址信息替換為所述端口標識和所述IP地址,并發送給所述第二移動終端或所述第一移動終端。
本發明又一方面提供一種網絡地址轉換穿越服務器,包括:
接收模塊,用于接收移動終端發送的注冊報文,所述注冊報文包括地址信息、端口標識和會話標識;
處理模塊,用于獲取具有相同會話標識和端口標識的第一移動終端和第二移動終端,并存儲所述會話標識、所述端口標識、所述第一移動終端的地址信息和所述第二移動終端的地址信息的映射關系,以根據所述映射關系將所述第一移動終端或所述第二移動終端發送的、包括所述會話標識和所述端口標識的通信報文的源地址信息替換為所述端口標識和自身的IP地址,并發送給所述第二移動終端或所述第一移動終端。
本發明再一方面提供一種移動終端,包括:
獲取模塊,用于獲取與第二移動終端進行通信交互所占用的網絡地址轉換NAT穿越服務器的IP地址和端口標識,以及與所述通信交互對應的會話標識;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未經中國聯合網絡通信集團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29913.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