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治療骨髓炎的中藥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29550.3 | 申請日: | 2013-08-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3229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11 |
| 發明(設計)人: | 焦敏 | 申請(專利權)人: | 焦敏 |
| 主分類號: | A61K36/86 | 分類號: | A61K36/86;A61P19/08;A61P31/04;A61K35/36 |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華信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 地址: | 233000 安徽省蚌埠*** | 國省代碼: | 安徽;34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治療 骨髓炎 中藥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治療骨髓炎的中藥,屬于中藥領域。
背景技術
骨髓炎是指化膿性細菌感染骨髓、骨皮質和骨膜而引起的炎癥性疾病,多數由血源性引起,也多由外傷或手術感染引起,多由化膿菌毒進入血液而達骨組織,四肢骨兩端最易受侵,尤以髖關節為最常見;重癥患者常危及生命,有時不得不采取截肢保命的應急辦法,但落下終生殘疾,而且手術費用昂貴,給病人和家庭造成痛苦;傳統慢性化膿性骨髓炎的治療,一般采用口服藥物或貼藥物膏藥的療法,如服用骨炎靈片,缺點是療效緩慢,西醫治療骨髓炎取得了較大的發展,然而仍有許多不盡人意之處;如西醫的手術治療,畢竟是一種局部治療的手段,無法把病根徹底根除,最多也是起到暫時緩解病的作用。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治療骨髓炎的中藥。
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治療骨髓炎的中藥,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黃連10-15、犁頭草3-5、甘草2-3、茯苓5-7、柳樹葉5-6、兒茶3-4、沒藥5-8、制乳香8-10、蒲公英5-8、丹參2-4、五加皮1-3、穿山甲1-2、槐葉萍3-5、一味藥3-5、石楠藤2-3、舒筋草1-3、八股繩?2.5-4.5、茜草3-5、鉆地風2-4和松節1-2。
治療骨髓炎的中藥,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為:黃連12、犁頭草4、甘草2.5、茯苓6、柳樹葉5.5、兒茶3.5、沒藥6.5、制乳香9、蒲公英6.5、丹參3、五加皮2、穿山甲1.5、槐葉萍4、一味藥4、石楠藤2.5、舒筋草2、八股繩?3.5、茜草4、鉆地風3和松節1.5。
制備及使用方法:按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稱取各原料,研磨粉碎,過篩,加入適量的水混合均勻,外涂敷于患處下,每日一次,3個月為一個療程。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
本發明的中藥具有活血散瘀、消潰排膿、續筋健骨、消炎活血、促生新骨、益髓添精、生肌生新的功效,全中藥配制,無毒副作用,療程短,對骨髓炎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治療骨髓炎的中藥,其組成原料的重量份(g)為:黃連12、犁頭草4、甘草2.5、茯苓6、柳樹葉5.5、兒茶3.5、沒藥6.5、制乳香9、蒲公英6.5、丹參3、五加皮2、穿山甲1.5、槐葉萍4、一味藥4、石楠藤2.5、舒筋草2、八股繩?3.5、茜草4、鉆地風3和松節1.5。
制備及使用方法:按組成原料的重量份稱取各原料,研磨粉碎,過篩,加入適量的水混合均勻,外涂敷于患處下,每日一次,3個月為一個療程。
典型病例:
病例1:姚某,男,55歲,右膝關節腫痛,行走受限,經檢查患有骨髓炎,西藥治療多次無效,涂敷本發明的中藥,每日一次,涂敷兩個療程后,關節疼痛明顯減輕,尚可行走,繼續涂敷三個療程,根治,無復發。
病例2:張某,男,59歲,患有骨髓炎5余年,西醫治療無效,腿部關節處腫痛,涂敷本發明的中藥,每日一次,涂敷兩個療程后,關節疼痛明顯減輕,繼續涂敷三個療程鞏固療效,根治,無疼痛感。
病例3:陳某,男,74歲,患有骨髓炎10余年,腿部關節處腫痛,手術一次后又復發,后涂敷本發明的中藥,每日一次,涂敷三個療程后,關節疼痛明顯減輕,繼續涂敷三個療程鞏固療效,根治,無疼痛感。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焦敏,未經焦敏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29550.3/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