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高速路工程車用警示裝置及其警示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29318.X | 申請日: | 2013-07-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42112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09 |
| 發明(設計)人: | 尹志勇;蘇森;明建雄;唐軍;馮成建 | 申請(專利權)人: | 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 |
| 主分類號: | B60Q7/00 | 分類號: | B60Q7/00 |
| 代理公司: | 重慶市前沿專利事務所(普通合伙) 50211 | 代理人: | 郭云 |
| 地址: | 400042 重*** | 國省代碼: | 重慶;85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高速路 工程車 警示 裝置 及其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速路工程車用警示裝置,該裝置安裝在工程車的頂棚上,以便實現警示提示功能。
背景技術
高速路工程車(包括高速路養護車、護欄清洗車)作業時速度較慢,而在高速路上行駛的其他車輛速度則普遍較快。因此,如何在不中斷交通的情況下安全地進行作業,并保證后方車輛駕乘人員的人身安全及路邊路燈等的財產安全就成為一個重要課題。
《公路養護安全作業規程》規定:公路養護作業時,需要在工程車后面100m處拖曳一個安全警示裝置。上述作業規程雖然從理論上能夠對后面的車輛起到安全警示作用。但是,具體的操作性很差,因為安全警示裝置距離前面的工程車距離大概100m,而高速路難免存在彎道等路段,這樣就使拖曳的安全警示裝置與后方的車輛或路邊的路燈等障礙物發生干涉,既不能實現安全作業,又無法保證后方車輛駕乘人員的人身安全及路邊路燈等的財產安全,為此急需解決上述技術難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之一在于提供一種簡單、實用、可行的高速路工程車用警示裝置,欲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向后方車輛提示存在前方工程車。
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高速路工程車用警示裝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頂棚連接件(1)和警示牌(4),其中頂棚連接件(1)呈水平設置,在頂棚連接件的上方設有一個轉動板(2);所述轉動板(2)的前端與頂棚連接件(1)前部相鉸接,且轉動板(2)可繞該鉸接點上下轉動,并在轉動板(2)下板面的中后部與所述頂棚連接件(1)中部之間連接有支撐桿(3),該支撐桿(3)的兩端與對應的頂棚連接件(1)和轉動板(2)相鉸接;
所述轉動板(2)的后端懸空,并在該懸空端連接有所述警示牌(4),且轉動板(2)下表面的后端部與所述頂棚連接件(1)的后端之間固定連接有限位件(5)。
作業前,在高速路工程車(C)的頂棚上加裝一個本發明所述的警示裝置,本警示裝置的頂棚連接件(1)的長度方向與高速路工程車(C)的長度方向一致,該頂棚連接件(1)與高速路工程車(C)的頂棚固定,且所述警示牌(4)朝向高速路工程車(C)的尾部,這樣就使本警示裝置及警示牌(4)的高度比較高,且本警示裝置跟隨工程車一起同步移動,這樣就使本警示裝置不容易與后方的車輛發生干涉,從而保證工程車及后方車輛的安全。
另外,由于安裝有本裝置的工程車前進方向主要是向前行駛,當轉動板(2)的上板面與路邊的路燈等障礙物接觸時,障礙物會向下壓轉動板(2),進而使壓轉動板(2)繞其前端的鉸接點向后轉動,這樣就能防止障礙物和轉動板(2)掛在一起,既能避免損壞路燈等障礙物,又可以防止損壞本警示裝置,保證本警示裝置的正常警示功能,還可以進一步保證高速路工程車(C)的安全。
當障礙物與轉動板(2)脫離接觸時,轉動板(2)在所述支撐桿(4)的作用下向前轉動復位,而限位件(5)限制轉動板(2)向前轉動的角度,進而限制轉動板(2)懸空端的高度,并使轉動板(2)懸空端的警示牌(4)保持在合適高度。由于高速路工程車(C)的整體高度較高,而警示牌(4)又距離高速路工程車(C)的頂棚具有一定高度,這樣就能使后面的車輛就容易很醒目地觀察到警示牌(4),進而注意到前方有工程車正在作業,從而及時避讓,這樣就很好地實現了警示提示功能。
采用以上技術方案所述的警示裝置,本發明在保證工程車行車安全、后方車輛行車安全及路燈等障礙物的財產安全前提下,能夠清楚、醒目地向后方車輛提示前方存在工程車,以便后方車輛及時避讓,且本警示裝置簡單、實用,可行性非常高,易于實施,通過小改動就巧妙、有效地克服了現有技術的缺陷。
作為優化設計,所述頂棚連接件(1)是由鋼管焊接而成的H型結構,其左縱梁和右縱梁上均開有螺栓過孔,且左縱梁和右縱梁之間的直線距離≤2m;所述頂棚連接件(1)左縱梁和右縱梁的相對部位分別焊接有一個軸套(6),所述轉動板(2)前端左右側面上的轉軸分別插入對應側的軸套(6)內,并與該軸套(6)轉動配合。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未經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三軍醫大學第三附屬醫院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29318.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