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公交車鉸接裝置的前架無效
| 申請號: | 201310328547.X | 申請日: | 2013-08-0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58837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23 |
| 發明(設計)人: | 張濤 | 申請(專利權)人: | 江蘇南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0D5/00 | 分類號: | B60D5/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 地址: | 215316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公交車 鉸接 裝置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公交車鉸接裝置,具體涉及一種公交車鉸接裝置的前架。
背景技術
公共汽車是指在城市道路上循固定路線,有或者無固定班次時刻,承載旅客出行的機動車輛,一般的公共汽車均以提供最大的載客量為目標,公共汽車用來載人裝貨的結構可稱之為車身,有些公共汽車會以兩節車身來增加長度及載客量,并在兩節車身間加設鉸接裝置(類似火車車卡之間的接駁部分)以輔助轉向和保證車身之間的連接牢固,俗稱“鉸接車”、“通道車”或“巨龍(車)”。由于城市人口增加,乘坐公共汽車的人越來越多,一般的城市客車已經不能滿足需要,而可以大大增加載客量的“鉸接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公交車的鉸接裝置包括前架和后架,現有設計的前架,鉸接圈是空心圓,強度不夠導致容易變形,而且兩個軸套之間存在空心槽,連接強度不足。
發明內容
針對上述問題,本發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公交車鉸接裝置的前架,提高前架的承載能力和強度,減少前架重量,降低鑄造的用鐵量進而降低成本。
為實現上述技術目的,達到上述技術效果,本發明通過以下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公交車鉸接裝置的前架,包括一體澆鑄成型的前架支架體,所述前架支架體上設置有用于鉸接后架的鉸接圈,所述鉸接圈上均勻設置有若干個用于固定后架鉸接圈的螺絲孔,前架的鉸接圈和后架的鉸接圈相對應,所述鉸接圈兩側設置有連接后架支架體的通孔,所述前架支架體上設置有可通過軸連接車身的軸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鉸接圈上設置有加強筋,所述鉸接圈與軸套之間設置有減輕前架自身重量的空心槽。
鉸接圈是一個半徑比較大的空心圓,長時間的運作很容易變形,在鉸接圈上設置加強筋增強了鉸接圈的承載能力和強度,而在鉸接圈與軸套之間設置空心槽減輕了前架重量,降低鑄造的用鐵量進而降低成本。
進一步的,所述加強筋位于鉸接圈中心且呈“一”字形。此種結構適用于對鉸接圈的承載能力和強度要求不是很高的情形,“一”字形結構使得模具比較簡單。
進一步的,所述加強筋是位于鉸接圈中心且互相垂直的兩個加強筋。此種結構適用于對鉸接圈的承載能力和強度要求較高的情形。
進一步的,所述前架支架體在位于兩個軸套之間還設置有增強軸套承載能力的加強板。所述加強板與前架支架體之間形成盲孔。盲孔的厚度可以根據前架重量和承載能力平衡設定。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提高前架的承載能力和強度,減少前架重量,降低鑄造的用鐵量進而降低成本。
附圖說明
圖1是本發明一種公交車鉸接裝置的前架實施例一的結構圖;
圖2是本發明一種公交車鉸接裝置的前架實施例二的結構圖;
圖3是本發明一種公交車鉸接裝置的前架實施例三的結構圖;
附圖的標記含義如下:
1:前架支架體;2:鉸接圈;3:通孔;4:軸套;5:空心槽;6:加強筋;7:加強板;8:盲孔。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的實施例對本發明技術方案作進一步的詳細描述,以使本領域的技術人員可以更好的理解本發明并能予以實施,但所舉實施例不作為對本發明的限定。
如圖1所示,一種公交車鉸接裝置的前架,包括一體澆鑄成型的前架支架體1,前架支架體1上設置有用于鉸接后架的鉸接圈2,鉸接圈2上均勻設置有若干個用于固定后架鉸接圈的螺絲孔,前架的鉸接圈2和后架的鉸接圈相對應,可以用螺絲穿過螺絲孔將二者固定,通過前架的鉸接圈2帶動后架鉸接圈平穩的移動和轉向,鉸接圈2兩側設置有連接后架支架體的通孔3,氣缸的一端連接通孔3,另一端與后架的相對應的通孔連接,進而連接前架和后架整體。前架支架體1上設置有可通過軸連接車身的軸套4,車身的軸穿過兩個軸套4從而帶動整個鉸接裝置的移動,鉸接圈2上設置有加強筋6,鉸接圈2與軸套4之間設置有減輕前架自身重量的空心槽5。鉸接圈2是一個半徑比較大的空心圓,如果不設置加強筋6,長時間的運作很容易變形,在鉸接圈2上設置加強筋6增強了鉸接圈2的承載能力和強度,而在鉸接圈2與軸套4之間設置空心槽5減輕了前架重量,降低鑄造的用鐵量進而降低成本。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江蘇南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經江蘇南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28547.X/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 上一篇:一種三聯式副剎車
- 下一篇:出紙模塊的識別方法、出紙模塊、打印機以及打印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