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明專利]一種折疊式推車無效
| 申請?zhí)枺?/td> | 201310327318.6 | 申請日: | 2013-07-30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59140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0-23 |
| 發(fā)明(設計)人: | 謝醒東 | 申請(專利權)人: | 寧波立信旅游用品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B62B3/02 | 分類號: | B62B3/02 |
| 代理公司: | 寧波誠源專利事務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徐雪波;林輝 |
| 地址: | 315033 浙*** | 國省代碼: | 浙江;33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折疊式 推車 | ||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推車,尤其是一種折疊式的推車。
背景技術
目前,超市、戶外旅游等通常需要用到手推車,現(xiàn)有的手推車大多是不可折疊的,這樣占用了較大空間,其存放和攜帶都不方便。
也有一些手推車是可折疊的,如公布號為CN101850779A的中國專利申請公開的一種折疊式手推車,包括前框、背框、一對側(cè)框和車輪,還包括上部擋框和下部擋框,折疊時,需要通過拉手將上部擋框提起至豎直狀態(tài),然后慢慢放至前框和側(cè)框下部連接處,再通過另一拉手將下部擋框轉(zhuǎn)動緊靠至背框,將兩邊的分側(cè)框向里轉(zhuǎn)動,并使前框和背框收攏緊緊靠在一起。
這種折疊式推車,結構較為復雜,展開和折疊的操作都具有一定的復雜性和難度,使用起來并不十分方便。
發(fā)明內(nèi)容
本發(fā)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上述現(xiàn)有技術的問題,提供一種折疊式推車,結構簡單、折疊方便輕巧,便于攜帶。
本發(fā)明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為:一種折疊式推車,包括呈矩形的上框和向后傾斜的U形的扶手管,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支撐管和傾斜的U形的支撐框,所述扶手管向下延伸的兩條扶手管臂分別與所述上框相應側(cè)鉸接,支撐框的兩條支撐框臂向上延伸后分別與相應側(cè)的扶手管臂鉸接,所述支撐管與支撐框臂交叉設置并且上端與上框鉸接;還包括在底部的前后設置鉸接連接的框形的前底盤和后底盤,所述前底盤的前部兩側(cè)與支撐框的支撐框臂下端鉸接,后底盤的后部兩側(cè)與支撐管的下部鉸接。
所述前底盤兩側(cè)與后底盤相對的端部具有第一折疊塊,所述后底盤兩側(cè)與前底盤相對的端部具有與第一折疊塊鉸接的第二折疊塊,由此,前、后兩個底盤通過折疊塊實現(xiàn)鉸接連接。
所述前底盤和后底盤均由方管成型后跟鐵絲網(wǎng)焊接而成,形成用于盛物的底盤。
所述后底盤的前端還通過柔性連接件與支撐管和支撐框的鉸接處連接形成框架結構,由于柔性連接件的不可延長的特性,可以作為推車展開后整個折疊機構的限位裝置,確??蚣芙Y構的穩(wěn)定,并牽扯住底盤使之具備物品承載能力。
還包括萬向輪和滾輪,所述萬向輪分別設置在支撐框的前部兩側(cè)下方,所述滾輪分別設置在支撐管的兩個末端下方,由此可通過扶手管推動推車移動。
還包括柔性布料,所述柔性布料設置在所述上框和前底盤、后底盤之間而圍成車筐,可在車筐內(nèi)盛放物品。
與現(xiàn)有技術相比,本發(fā)明的優(yōu)點在于:推車整體為鉸接的結構,便于折疊,采用前、后底盤鉸接的方式,只需對鉸接處施力即可帶動整個推車折疊,結構簡單,整體輕便,操作非常方便,折疊后體積較小,便于攜帶。
附圖說明
圖1為本發(fā)明的推車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fā)明的推車的折疊過程示意圖;
圖3為本發(fā)明的推車的折疊狀態(tài)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實施例對本發(fā)明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參見圖1,一種折疊式推車,包括上框1,扶手管2,支撐管3以及支撐框4。
上框1呈矩形,扶手管2呈向后傾斜的U形,扶手管2向下延伸的兩條扶手管臂21分別與上框1相應側(cè)鉸接,支撐框4同樣呈傾斜的U形,其傾斜角度與扶手管2的相同,兩條支撐框臂41向上延伸后在末端分別與扶手管2相應側(cè)的扶手管臂21末端鉸接。支撐管3與支撐框4的臂交叉設置,并在交叉處鉸接,支撐管3的上端與上框1鉸接。
還包括在底部的前后設置的前底盤5和后底盤6,兩個底盤由方管成框形后跟鐵絲網(wǎng)焊接而成。前底盤5兩側(cè)與后底盤6相對的端部焊接有第一折疊塊51,后底盤6兩側(cè)與前底盤5相對的端部焊接有第二折疊塊61,兩個折疊塊均為在前后方向延伸的平面形狀并且互相平行,兩個折疊塊鉸接連接,兩者之間設有墊圈7。前底盤5的前部兩側(cè)與支撐框4的支撐框臂41下端鉸接,后底盤6的后部兩側(cè)與支撐管3的下部鉸接。后底盤6的前端還可以通過柔性連接件62,如繩、帶、鏈條等,與支撐管3和支撐框4的鉸接處連接,從而形成框架結構。支撐框4的前部兩側(cè)下方設有萬向輪8,以及支撐管3的兩個末端下方,分別設有滾輪9,不同側(cè)的兩個滾輪9之間設置有同步連接桿91,由此,可推動推車移動。
柔性布料可設置在上框1和前底盤5、后底盤6之間,而圍成車筐,從而用于放置物品進行運輸。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寧波立信旅游用品有限公司,未經(jīng)寧波立信旅游用品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yè)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lián)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27318.6/2.html,轉(zhuǎn)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wǎ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