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高鐵高架橋場景下基于測量數據的理論建模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26865.2 | 申請日: | 2013-07-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391558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1-13 |
| 發明(設計)人: | 邱佳慧;陶成;劉留;談振輝;程文璞 | 申請(專利權)人: | 北京交通大學 |
| 主分類號: | H04W16/22 | 分類號: | H04W16/22;H04B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專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張文祎 |
| 地址: | 100044*** | 國省代碼: | 北京;11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高架橋 場景 基于 測量 數據 理論 建模 方法 | ||
1.一種高鐵高架橋場景下基于測量數據的理論建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步驟101:根據列車運行特點以及周圍環境,建立理論模型:
步驟102:計算各傳播路徑的傳播時間,然后計算理論模型中移動反射徑相對于直射徑的時延,c表示光速,則
計算信號由發射機直接到達列車接收機的直射徑傳播時間為:
其中,trem=rem(t,tinterval)表示取余函數,Tfloor=floor(t/tinterval),其中floor(A)表示小于或等于A的最大函數,
計算信號由發射機到達某一個接觸網電桿的傳播時間為:
計算由該接觸網電桿到達列車接收機的傳播時間為:
計算反射徑的傳播時延為
τBPM=τBP+τPM
直射經與反射徑之間的傳播時延差隨著列車位置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反射徑相對于直射徑是一個移動的反射徑,移動反射徑相對于直射徑的相對傳播時延Δτ可以表示為
Δτ=τBP+τPM-τBM??????(d)
Δτ即為理論模型中移動反射徑相對于直射徑的時延;
步驟103:根據實際測量的信道脈沖響應(channe?l?impulse?response,CIR)提取各傳播路徑的功率衰落,提取得到的直射徑的功率為理論模型中移動反射的功率為計算理論模型中的移動反射徑的功率增益為
步驟104:利用計算機采用傳播圖論方法實現理論模型。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北京交通大學,未經北京交通大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26865.2/1.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