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明專利]一種礦山環境治理方法有效
| 申請號: | 201310326263.7 | 申請日: | 2013-07-31 |
| 公開(公告)號: | CN103422509A | 公開(公告)日: | 2013-12-04 |
| 發明(設計)人: | 張波 | 申請(專利權)人: | 張家港市綠巖生態技術有限公司 |
| 主分類號: | E02D17/20 | 分類號: | E02D17/20;A01G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縱橫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郭曉敏 |
| 地址: | 215600 江蘇省*** | 國省代碼: | 江蘇;32 |
| 權利要求書: | 查看更多 | 說明書: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關鍵詞: | 一種 礦山 環境 治理 方法 | ||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礦山環境治理方法,屬于礦山修復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我們知道,礦山的開采起始于上世紀六十年代,礦山開采后,植被破壞、灰塵遍地,坡腳下土地荒置。礦山附近的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生態效果很差,而礦山本身巖面陡峭、全部裸露,局部較不穩定,則存在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隱患,且與周邊景觀、自然山體很不協調,環境的惡化也給地方百姓在安全、生活和工作上帶來了嚴重的影響。
發明內容
為解決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方法簡單、工期短、效果好的礦山環境治理方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是通過以下的技術方案來實現的:
一種礦山環境治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削坡處理:預先勘察地址災害,對于不穩定的坡面進行削坡處理,保持坡度小于70°;
(2)排險:清除地址災害隱患,并進行清坡、整坡及復綠前的基礎工作;
(3)掛網:將多個鍍鋅鐵絲網掛接在坡面上,相鄰的鍍鋅鐵絲網之間搭接固定;
(4)定網:利用木楔將鍍鋅鐵絲網固定在坡面上;
(5)噴播基材:在掛網后的坡面上噴播礦山復綠用基材,所述的基材的噴播厚度為12-15cm;
(6)覆網:在噴播基材后的坡面上覆蓋遮陽網;
(7)養護:人工養護一年,然后將遮陽網撤除后繼續人工養護,一年半后,植物自然生長,礦山復綠完成。
進一步,所述的坡面的坡度保持在60-65°。
所述的鍍鋅鐵絲網的規格為2m*20m。且所述的鍍鋅鐵絲網的網眼的規格為4cm*4cm、4.5cm*4.5cm、5cm*5cm中的任意一種。
而所述的基材包括以下組分且每平方米坡面噴播的各組分的質量分別為:
土壤:10-20kg;
水泥:15-20g;
粘膠:10-15g;
保水劑:25-35g;
植物草纖維:1-3kg;
硅石:40-60g;
珍珠巖:25-35g;
礦粉:100-150g;
農家堆肥:15-20g;
植物種子:20-25g。
其中,所述的土壤為本地種植土,pH值為5.5-8.5。
所述的農家堆肥包括以下組分且各組分的質量百分含量分別為:豬糞30%、牛糞30%、雞糞30%和鋸末刨花10%。
而所述的植物種子包括木本豆科植物、木本常綠喬木、木本景觀常綠灌木和地被苜蓿,所述的木本豆科植物、木本常綠喬木、木本景觀常綠灌木和地被苜蓿的重量分數比為:10-15:3-5:3-5:5-10。
此外,相鄰鍍鋅鐵絲網間搭接的距離大于10cm。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通過本發明方法復綠的礦山無崩塌、滑落等地質災害現象發生,復綠的山體無需人工養護,與周邊自然山貌融為了一體,四季同步,植物自然生長,恢復了自然山貌,為國家地質災害治理與生態恢復做出了貢獻。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具體的介紹。
本實施例所述的待修復的礦山地貌上屬丘陵山區,該地區的地巖層較為單一,為泥盆系茅山群(D1-2ms),紫褐色砂巖夾泥巖及五通組(D3W)灰白色石英砂巖組成,因原開采的無序性,局部存在坍塌、滑坡等隱患,巖土pH值6.5左右,宕口垂直最高162米,最大斜高310米,坡度60-90°,局部有反坡,坡面面積20余萬平方米。
上述礦山環境治理方法,具體包括以下步驟:
(1)削坡處理:預先勘察地址災害,對于不穩定的坡面進行削坡處理,采用放小炮保持坡度小于70°,具體所述的坡面的坡度保持在60-65°。
(2)排險:清除地址災害隱患,并進行清坡、整坡及復綠前的基礎工作,具體包括采用機械和人工清除的方式將坡面的大小石塊及障礙物、雜物清除干凈,消除不安全因素,但樹木不可除掉。
(3)掛網:將多個鍍鋅鐵絲網掛接在坡面上,相鄰的鍍鋅鐵絲網之間搭接固定,所述的鍍鋅鐵絲網的規格為2m*20m,且所述的鍍鋅鐵絲網的網眼的規格為4.5cm*4.5cm,當然,網眼的規格也可以為4cm*4cm或5cm*5cm;而相鄰鍍鋅鐵絲網間搭接的距離大于10cm,具體實施中,搭接的距離為10-12cm。
(4)定網:利用木楔將鍍鋅鐵絲網固定在坡面上。
該專利技術資料僅供研究查看技術是否侵權等信息,商用須獲得專利權人授權。該專利全部權利屬于張家港市綠巖生態技術有限公司,未經張家港市綠巖生態技術有限公司許可,擅自商用是侵權行為。如果您想購買此專利、獲得商業授權和技術合作,請聯系【客服】
本文鏈接:http://www.szxzyx.cn/pat/books/201310326263.7/2.html,轉載請聲明來源鉆瓜專利網。





